省商校往事之三:营前马江轶事

安平

<p class="ql-block"> (2022年3月13日)</p><p class="ql-block"> 我们省商校74级学员入学时,学校借用莆田地区百货站、农资站在长乐营前的仓库作校舍。仓库原来是清末闽海关营前分关办公大楼(见下图)。大楼北面紧靠闽江,有一座码头,就是图中深入江中的斜坡,这张照片是退潮时从闽江船上拍摄的,涨潮时斜坡码头大部分会被淹没。闽江在马尾和营前之间的这一段又叫马江,这座码头见证了许多马江故事。</p> <p class="ql-block">  这座码头对面就是马尾港,马尾罗星塔从清代开始就是港口的标志。马尾当时是福州的主要港口,马江段的闽江平均潮差4.2米,最大潮差5.28米,涨潮时可进入万吨轮船,营前海关大楼前面的伯牙磹锚地可停泊五千吨轮船。海关大楼的一层是农资站仓库,我们常见船只在大楼前的斜坡码头靠岸,卸下化肥,再搬运入库。下图是从营前看马尾,罗星塔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喜欢在这座码头旁边的闽江畔留影。下图是1975年春,计二班第五组同学在江畔合影,他们身后江对面可见罗星塔。左起后排张春霖、赖诗丑、叶良成、林万顺、林亚富,前排张红丽、郑梅金、陈维娜、欧瑞英。</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当时几位闽南籍女同学在同一处留影,左起后排计二吴春霞、财二吴月霞、计二邱丽英,前排计一何细珠、计二林秀宽。</p> <p class="ql-block">  在营前校区生活,用自来水不方便,学员们常到海关大楼码头斜坡上洗衣。下图是计一班林秀华(左)与陈秀芳同学在那里洗涤。</p> <p class="ql-block">  夏日炎热,同学们打球后,常常站在这座码头附近的江边浅水中擦身洗澡。但是江底不平,深藏危险,有一次计二班董建光同学打完球满身大汗,在那里擦身,不小心踩进水中的沙坑,陷入江水,三沉三浮,旁边的孙长青、陈春明同学连忙把他拉上岸,他已呛水,鼻孔都出了血,好在无大碍。计二班张元荣同学也遇到过类似情况,幸好被同学及时拉上岸。</p> <p class="ql-block">  十九世纪,由于闽江来往船只经常触礁,急需零点标高用于航道定位,清政府当局请德国工程师测量,把闽江罗星塔段的最低水位确定下来,在营前海关大楼码头附近江畔的岩石斜坡处刻了标志,作为高程零点,称为“罗星塔零点”(简称“罗零”)。罗零为闽江流域部门常用的高程起算点,比黄海零点低2.179米。因该点经常浸水,甚至泥沙埋没,不便使用。后在该零点附近较高岩石上另刻一标志,称为“罗星塔基点”(简称“罗基”)。1953年在离营前海关大楼码头不远设立了“国家水准点罗零1”,1988年福州市建委和营前镇政府在那里树了一块水泥碑为标记,下面埋着一块方石为证。下图是这块碑记。</p> <p class="ql-block">  我们住在江边,天天都可看见闽江上来来往往的船只,还见过一起沉船事故。那是第二个学期开学前一天,“亚洲飞鹅”号轮船在马江停泊时走锚搁浅触底进水,第二天我们到校报到时看见它在海关大楼码头前面的江中严重倾斜,沉没一半,过几天就全部沉没在闽江中。下图是类似的沉船图片(取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据有关资料,这艘“亚洲飞鹅”号轮船挂索马里籍,实为日本船东,1975年2月从日本运载化肥3100吨来福州。26日是农历十六天文大潮,该轮趁高潮位进入马江停泊。27日是天文巨潮,马尾港潮位差达到4.94米,比平均潮差大0.74米,该轮走锚搁浅。下图是这两天的马尾港潮汐表。</p> <p class="ql-block">  该轮搁浅后,2月28日船底板凹陷破裂进水倾斜,后几天逐渐更加倾斜直至沉没。船上一百多吨燃润油流入闽江,所载化肥除抢卸部分外,尚有近一半浸泡水中,造成港口及附近沿海水域严重污染,闽江受污染水域长达62公里,渔业生产遭受损失。当年4月间,日本船东与保赔协会代表来福州与我省有关方面商谈,签订了沉船打捞协议,支付打捞费用和残船看护费用58万余元人民币,残船以8万多美元(约合16万元人民币)出售给省五矿公司,后来又赔偿油污损失85万元人民币。</p> <p class="ql-block">  营前海关大楼前面的马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有名的亚细亚浴场,当时夏天最多时每天有两三百人游泳。我们在此就读,自然不能放过这么好的条件,一些男同学在江中游泳,从海关大楼码头下水,顺流游到仓管员宿舍边的江边上岸。下图是近年福州横渡闽江活动(源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第二学期某日,计一班梁国宣、饶春贵、施榕泉、高银煊四位同学由此下水,横渡到闽江对岸马尾,直线距离约1100米,但需要顺流斜插游渡,距离约1600米。下图是他们横渡马江路线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  他们四人都只穿短裤下水,只有梁国宣带了一个轮胎内胎救生圈。饶春贵后来说他游到江中几乎游不动了,想起父亲曾经交待他千万不要下河游泳,无法向他交代,只好拼命再游。好不容易游到对岸,已是精疲力尽。好在梁国宣裤头上塞了五角钱和一斤粮票,到马尾饭店吃了一点东西,再到马尾客运码头,没钱买船票,请求用救生圈抵押,让小客轮载他们回营前。客运码头职工体谅他们,让他们上船回营前,不要抵押。下图是当年的马尾客运码头和营前到马江的船票(票价一角)。</p> <p class="ql-block">  后来校方知道了,批评了他们,并开会布置各班禁止学员下江游泳,政工组陈笃禧主任在会上吓唬班长们说:“发生问题要唯你们是问!”我们计二班的班长黄锡联说:“我们可承担不起这个责任!”他因此辞职不干了,第三学期改由我来当班长。学校还组织林自新等青年教师在江边值班守护,防止学员下水游泳。</p> <p class="ql-block">  海关大楼一层是莆田农资站仓库,有一位山东籍仓管员住在大楼东北面不远的一座洋房旁边的小屋里,他的妻子有精神疾病,被他关在家里不让出来。这座洋房有四个大房间,第一学期是作储运专业男生宿舍,第二学期起就空着,成为其他班级分组学习的场所,我们有时带上小竹凳在那里坐成一圈进行讨论。校文艺宣传队也常在那儿排练节目,仓管员的妻子在旁边看见了就大喊大叫。这座洋房后来被考证为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建设的闽海关营前分关港务长住宅,并进行了修缮,是营前分关建筑群中现存的唯一建筑。下图是2013年拍摄的这座洋房照片。</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2006年5月1日省商校76届计二班毕业30周年时,全班同学重返营前在这座洋房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  海关大楼码头畔有个水文站,水文站职工宿舍就在海关大楼旁,站里的一位职工姓林,是闽南人,闽南籍同学常到他宿舍聊天。水文站在男生宿舍北面江中有个水位观测房,通过栈桥与岸上连接,同学们曾在那个栈桥上留影。下图是2006年5月这座水位观测房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1976年2月29日计二班17位女同学在那里合影,左起后排章亿屏、陈珍华、欧瑞英、张红丽、郑梅金、张碧芬、林秀宽、陈秀花、李宝云,前排邱丽英、林玉凤、陈维娜、刘少琴、张玉娟、陈九金、吴春霞、唐兰芳。</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计二班15位女同学二十年后旧地重游,又在那里合影(1996年12月8日)。左起后排陈秀花、郑梅金、张玉娟、吴春霞、陈秀月、陈珍华、林秀宽,中排刘少琴、李宝云,前排陈九金、陈维娜、张碧芬、欧瑞英、唐兰芳、邓洪。</p> <p class="ql-block">  当天是计二班同学毕业20周年聚会,来到营前海关大楼原址探访,只见旧的大楼已经拆除,新建了一座大楼,前面的斜坡码头依然还在,目睹此景,勾起多少回忆……。第四组同学在海关大楼前的码头斜坡上合影(见下图),左起后排王再生、孙长青、黄贯荣、林维扬。前排陈九金、张碧芬、李宝云、陈秀花。</p> <p class="ql-block">  看了这几张照片,真可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