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

王天鹏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文 字:王天鹏</p><p class="ql-block">摄 影:王天鹏</p><p class="ql-block">编 辑:王天鹏</p><p class="ql-block">音 乐:网 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三 坊 七 巷</b></p><p class="ql-block"> 2018年3月28日携夫人来到福建省福州市的三坊七巷。</p><p class="ql-block"> 福州有着2200多年古老的建城史。在福州古城的中心,坐落着一条闻名遐迩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它占地约40公顷,由三个坊、七条巷和一条中轴街组成。三坊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分别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另外还有一条南后街把三坊七巷连接在一起,因此自古就被称为“三坊七巷”。</p><p class="ql-block"> 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三坊七巷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福州老城区经历了建国后的拆迁建设后留存下来的历史街区,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文脉昌盛之地。</p><p class="ql-block"> 三坊七巷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2009年6月,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获得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荣誉称号,2014年5月,被认定为福建省首批9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p><p class="ql-block"> 三坊七巷因地灵而人杰,这里一直是“闽都名人的聚居地”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觉民、林旭、冰心、林纾等大量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现代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都出自于此,使得这块热土充满了特殊的人文价值和不散的灵性及才情,成为福州的骄傲。 </p><p class="ql-block"><b>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汉族,福建省福州市人,字元抚,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三坊七巷旁的澳门路有林则徐祠堂。</b></p><p class="ql-block"><b> 沈葆桢:中国“船政之父”。沈葆桢(1820—1879)字翰宇。福建省福州市区人,清末重臣。晚清“同治中兴”时洋务运动的重臣之一,是林则徐的女婿。先后任总理船政大臣及南洋大臣,对台湾近代史也有重要影响。他担任福建船政大臣,负责造船、练兵和人才培养,为组建福建水师、南洋水师而努力,成为早期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b></p><p class="ql-block"><b> 冰心(1900─1999),人称“世纪老人”,福建福州长乐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作家,儿童文学家,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爱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圣的人”,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在南后街与杨桥巷交界处有她的故居。</b></p><p class="ql-block"> </p> <b>衣锦坊</b><br><br> 衣锦坊是第一坊,旧名通潮巷。“衣锦”其实就是说坊内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之后衣锦还乡,荣耀乡里,因此而得坊名。坊中16号为清嘉庆进士郑鹏程居宅,其中的衣锦坊水榭戏台最具特色。这是一个木构单层平台,四柱单开间,下建清水池塘,中隔天井,正面为阁楼,于此观看戏剧演出,水清、风清、音清,具有声学原理和美学价值,是福州市唯一现存的水榭戏台。 <b>文儒坊</b><br><br> 文儒坊是第二坊。文儒坊这个名字宋时就有了,因宋祭酒郑穆居此而得名。郑穆任国监祭酒,是国家最高学府的重要官员,从三品。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名将福建提督、台湾总兵甘国宝也居住在这里。在文儒坊里,有一条幽深清静的小巷,叫闽山巷,俗称“三官堂”,是因为该巷古代建有三官堂而闻名,距今至少已有七八百年以上的历史了。 <p class="ql-block"><b>光禄坊</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光禄坊是第三坊。历史上,光禄坊内有一座法祥院,俗称“闽山保福寺”。当时曾任过光禄卿的福州郡守程师孟时常到此吟诗游览,僧人就刻了“光禄吟台”四字于石上。为了感谢僧人,他吟了一首诗:“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光禄坊的名字就从此而来的。</p> <b>宫 巷</b><br><br> 宫巷在安民巷之南,东西两端分别跟八一七北路和南后街相接。据清《榕场面考古略》载:“旧名仙居,以中有紫极宫得名”。宫巷里的豪门住宅结构精巧,单是室内的木雕石刻构件就令今人叹为观止。如漏花窗户采用镂空精雕,榫接而成,而且通过木格骨骼的各种精心编排构成了丰富的图案装饰。在木穿斗、插斗、童柱、月梁等部件上常饰以重点雕刻。各种精巧生动的石刻在柱础、台阶、门框、花座、柱杆上随处可见。可以说是福州古建筑艺术集大成者。 <b>安民巷</b><br><br> 安民巷位于黄巷之南,隔着南后街与文儒坊相对,安民巷旧名“锡类坊”,它改名“安民”,与黄巢入闽有关,因唐代农民起义军黄巢入闽时,到此巷即出示安民,而得名。”历史上巷内人家多为社会贤达。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驻闽办事处设在其间,今此老宅列为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b>黄 巷</b><br><br> 黄巷在塔巷之南。隔着南后街,与衣锦坊东西相联。晋永嘉二年间黄元方避乱入闽,落户于福州南后街,故称黄巷。到了唐朝末年,崇文官校书郎黄璞退隐归居这里。黄巢军入福州,因闻黄璞的大名,命令兵士夜过黄巷"灭烛而过",勿扰其家,从此黄巷名声大振。巷内历代多住儒林学士人文荟萃,成为文化名人和社会名流的集居地。清代知府林文英、榜眼林枝春、巡抚李馥、楹联大师梁章钜、进士陈寿棋、赵新等,都曾居巷内。黄巷中有一庭院名曰“小黄楼”,属于文物保护单位。<br><br> <b>郎官巷</b><br><br> 郎官巷在杨桥巷南,南后街的东侧。郎官巷也是宋代就有的坊埠。据说宋刘涛在此居住,子孙数世皆为郎官,故名郎官巷。宋代诗人陈烈原籍长乐,迁居福州时也住在郎官巷。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的故居也坐落在巷内。郎官巷西头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对联:“译著辉煌,犹传严复宅;门庭鼎盛,后人远溯刘涛居。” <b>杨桥巷</b><br><br> 杨桥巷是最北面的一条巷。杨桥巷古名登俊坊,因西能通杨桥而改名。民国时因城市建设需要,已被扩建为马路,所以后来便更名为“杨桥路”。在杨桥路与南后街交叉处的林姓大宅,是林觉民烈士生前的住处,后来卖给作家冰心的祖父谢銮恩,冰心小时候在这里居住过。巷道扩大为道路后,林觉民烈士和女作家冰心的故居有一部分被保存下来。杨桥巷有座“双抛桥”,规模不大但传奇多,一是此桥所处内河沟道,是东西两水“合潮”的地方,“万里潮来一呼吸”的内河奇观,在此感受得最为真切。二是双抛桥边两岸相向而长的一对榕树,在空中竟枝叶连理,相拥成阴,于是就有个青年男女殉爱的凄美故事,传之久远,以至后人已说不清先有爱后有树、先有树后有桥,还是相反,有海外作家将之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绝唱相提并论,更添了几分悲情。不过,由于河道改造和城市建设的缘故,桥下的琼东河已被填平,原貌不复存在,后来在桥下建设了一个景观池,让人们知道这里曾经有内河的存在,双抛桥已经由“桥”慢慢变成了一座街边的“亭”,成为路人歇脚品茶的场所。 <p class="ql-block">林觉民、冰心故居</p> <b>塔 巷</b><br><br> 塔巷在郎官巷之南。因闽国时建育王塔院于此也而得名。此塔位于巷北,并有塔院看管,被视为福州文运兴盛的象征,后来不知何年毁掉。清代在巷内砌造半片的小塔,作为古迹纪念。50年代,小塔移置巷口坊门之上。塔巷内有个旌孝坊,为明代孝子高惟一立,流传有一首赞誉他的诗曰:“三年流水如君少,一片天然孝子心。昨夜三山明月照,不知甘露洒幽人。”至今传为美谈。<br><br><br><br><br><br><b>吉庇巷</b><br><br> 吉庇巷,俗称“吉避巷”。宋朝郑性之中状元衣锦还乡时,巷中居民因凌辱过他而赶紧回避,遂称“急避巷”。明代以谐音改名为“吉庇巷”,取吉祥如意。福州著名的“安泰楼”酒楼就位于吉庇巷口与八一七北路交叉口。<br><br> <b>南后街</b><br><br> 福州三坊七巷不仅仅是三条“坊”和七条“巷”,还有一条闻名遐迩的南后街。南后街西起杨桥路口,南至吉庇路达澳门桥,全长1000米左右,是福州城内“三坊七巷”的中轴。它的东侧有七巷,西侧有三坊,是近代福州主要的商业街,由北到南路面商贾云集。 博物院 木雕藏品 <p class="ql-block"><b>双抛桥的爱情故事:</b></p><p class="ql-block"> 双抛桥在今福州杨桥路中段。传说古时候这里就有河,河上有座无名的木桥,桥下水深流急。河附近分别住居着邱、何、胡三家。邱家有个儿子靠木工手艺为生,为人老实忠厚。何家亦不甚富裕,有个女儿长得花容月貌,且生性善良。邱、何两家素有往来,彼此一对男女自然也合得好。他俩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家长辈视为合适,遂为他们定了亲,并择了迎娶的吉期。不料,一日何小姐到河边漂洗衣裳,被胡家阔少看见。胡家为官,有钱有势。胡少爷见何小姐貌美,查明底细后便遣媒到何家说亲。何家把姑娘已定亲,且日内迎娶的话让媒母去回了。谁知胡恶少根本不理,暗地召集家丁打手,策划邱、何两家迎娶之日拦路抢亲。邱、何两家毫无防备,何小姐于迎亲路上被抢到胡府。</p><p class="ql-block"> 何小姐是个忠贞烈性姑娘,到了胡府宁死不从,并于夜间趁看守疏忽之机,偷偷逃出胡府,奔回邱家与新婚丈夫相聚,享洞房花烛之乐。然而,那胡恶少岂肯罢休,他喝动众恶奴,各持凶器奔赴邱家,将邱、何新婚夫妇捆绑后抓走。新婚夫妇一路反抗,大骂无耻恶少。胡恶少恼羞成怒,喝令众恶奴,将新婚夫妇双双抛入河中,并吩咐将两人尸体抛向南北两边,意在死了也不让他们在一起。这一对可怜的新婚夫妇,被活活地淹死在河中,并分尸两岸。后来河的南北两岸各长出一棵榕树,树根在河底互相交错,树枝在空中攀连,成为榕城的一道奇观。后人见了赞叹不已,便将跨河的这座桥叫双抛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