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派—— 高适岑参

无边风月椰

<p class="ql-block">  提到唐朝的诗人,我们往往会想到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高适、岑参。这是因为一般从唐诗的整体来看,如果纵观边塞诗人,首屈一指的自然是这两位了,甚至有人称边塞诗派为“高岑诗派”。每一位诗人,都有他的当官梦,边塞诗人更甚。</p><p class="ql-block"> 提到边塞,马上联想到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约有8000万人死亡,物资总损失价值约4万亿美元,这就是战争带来的毁灭。但是,乱世出豪杰,战争意味着机会,战争也同样催生出多样化的宝贵财富。</p>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很多文人想做官?是为了功名利禄吗?自然是不缺乏这类人的,但是更多的文人是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为天下黎民百姓洒下自己的一腔热血。唐朝近300年的历史不过才录取了4000人左右,由此可见,在唐朝做官是非常难的。在唐朝,做官的途径有很多,比如:科举考试、荐举(有才华,官员会向皇帝举荐你)、制举(比荐举高一个档次,名气大到皇帝要召见你)、修道。修道是因为唐朝皇帝姓“李”,而李耳,也就是老子,老子创立了道教,所以在唐朝修道是可以当官的。李白,就是通过这条路失败的。</p><p class="ql-block"> 唐朝人都喜欢漫游,徜徉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之间,壮丽之下的豪情壮志,很难不通过诗来表达一番自己的感慨。但欣赏山水不是目的,漫游者的目的是做官,在漫游的过程中可以结实权贵,只要被欣赏,就有可能做官。这是一条不错的求官之路,为何还要到边塞去呢?漫游是需要钱财的,不是所有的诗人都像家财万贯的王维,玩流水飘诗,对于没钱的诗人来说,只能去从军,要么去给将军出主意,要么去战场杀敌,只要立下军功,也是可以当官的。无论是山水诗还是边塞诗,诗人的最终目的都是想做官。</p> <p class="ql-block">  唐代的版图是比我们今日的中国领土要辽阔许多的。边塞属于外围,地广人稀,荒芜的地带是没有人愿意去的,即便人少,但也是唐代的领土,还是要派大将军镇守的,这个大将军就是节度使。节度使的权利非常大,安史之乱的发动者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是节度使,不仅有领土,还有军队和钱财。这些节度使会需要一些幕僚来帮他们出主意,幕僚就像是节度使的私人秘书一样,不带国家编制,但只要立下军功,就可能转正成为国家的官员。很多的边塞诗人都有过当幕僚的经历,比如说高适、岑参,特别是高适,他一生活了六十多岁,前五十五年都贫困潦倒,后来却是唐朝诗人中做官做的最高的一位。</p><p class="ql-block"> 边塞,塞外,乃苦寒之地,外族侵扰兵祸连年,却又是文人武将建功立业的热血舞台。最常见的基本就是边塞风光、少数民族、战争与军营生活为主,边塞风光又包括:大漠、黄沙、长云、瀚海、阴山、凉州、长城、孤城、玉门关;少数民族包括:胡、羌、楼兰、匈奴、羌笛、胡笳、琵琶、大汗、单于;战争与军营生活包括:旌旗、烽火、羽书、金鼓、矛、刀、干、戈、号角、战车、辕门、弓、五花、的卢、赤兔。而这些风光、民族以及军营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会在边塞诗中得以体现。</p> <p class="ql-block">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子达夫、仲武,沧州人。世称高常侍。家境贫寒却年少志远、心怀天下。在他20岁的时候,来到长安求仕,但豪言科举不适合自己,荐举才适合。‘二十解书剑,屈指取公卿’是他自恋人格的完美诠释,可他没有成功,屡遭挫折。于是远走他乡,忍辱苦读,徐图功名。‘弱冠负高节,十年思自强’便是他敏锐的自我觉察。后来高适上了战场,再次被现实打败。‘燕山战契丹,抱恨游天地’已然说明他开始自暴自弃,对命运妥协。只是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李白、杜甫,三个人在山东境内结为好友,每天写写诗、喝喝酒,受李白和杜甫的影响,他开始修正自己的人生目标,专心创作。这段时间,也是他人生中在写诗方面的巅峰时期。命运就像跟高适开了一个大玩笑,在他一心追求功名利禄的时候,他没有当上官,但在他安心创作的时候,却当上官了。在逆境中创作,他写的文章深入老百姓的内心,就这样,在不经意间出名了。被人推荐,入暮河西做了个丘尉,类似于县城的公安局局长。无奈,他的上司经常欺压百姓,高适不愿意同流合污,便辞官了。在这个阶段,他遇到了董大。董庭兰,是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音乐家。因在家中排行老大,又唤董大。两人离别之际,高适写了《别董大》。自古以来,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被称为千古送别诗句,那么唯一可以与王勃这句诗媲美的便是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要发愁人生的道路中没有朋友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人不知道您呢!他满怀信心、满怀激情,壮志昂扬的对董大说:“董大,等到我们再相见的时候,我高适绝对不是今天这个样子!”可惜,直到第二次相遇,高适还是‘今日相逢无酒钱’(出自别董大其二)。说明高适还是很落魄。不久之后,高适遇上了自己人生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同样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是把中国从非常强盛的时代拽下来的一个转折——安史之乱!高适就是抓住了这个机会成功的。</p> <p class="ql-block">  安史之乱爆发,东都洛阳失陷,长安城外只剩下最后的防线——潼关。唐明皇下令死守潼关。这个时候,高适就去守潼关了,只是,潼关没守住。唐玄宗带着心爱的杨贵妃逃到了四川。死了那么多人,庆幸高适活下了来,他没有逃、没有隐姓埋名,他一人一骑去面见了唐玄宗,并跟皇帝指出了战争失败的原因,表达出了自己的一番治国安邦之道,唐玄宗重用了他。直到又有一次,唐玄宗要把自己的兵分给自己的儿子们,高适明确指出不行!但是唐玄宗没听,后来唐肃宗继位,就在这个节点发生了‘永王叛乱’,唐肃宗派高适去平定叛乱,高适上了战场。而永王也请了一个幕僚,这个人就是李白。这场政治上的战争,放在文学上看,就成了两位文人之间的战争,很明显,最后高适赢了,而李白,从此之后,人生走了下坡路。这也是山东境内分别后的第一次相遇,李白被流派,高适从此平步青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白被抓以后,杜甫写诗缅怀李白,但是多数人认为李白罪有应得,毕竟,从政治角度看,李白叛乱了。而高适,烧毁了他与李白之间的所有信件。李白的妻子去见高适,高适也回绝了,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似乎很难评判谁对谁错,平定永王之乱后,高适官拜节度使。直到62岁,仍然上战场去平定吐蕃叛乱,封为渤海候,成为唐朝文人中最高的一位官员。高适做官后,全部精力都放到了政治上,反而李白在文学上的地位成了最高的。</p> <p class="ql-block">  高适算是实现了自己心怀天下、心怀百姓的梦想。岑参相比高适,他的人生就简单多了。历史学家曾在新疆地带发掘出与他有关的账单,且他写过大量的边塞诗歌,由此推断他到过边塞。他的童年孤独贫困,相比高适,他对做官的渴望更甚。因为他的曾祖岑文本、伯祖岑长倩、伯父岑羲,三位都是唐朝宰相。这种感觉就好像你们家里亲戚都是清北毕业的,到了你,初中毕业······心里的落差没有让岑参自我放弃,反而他认真好学,只是科举没考中,只能通过写书献给高官们,希望自己的文采可以被领导赏识,推荐自己去做官。设想一下,你写了一本书,寄给你们市长,人家凭什么要去看你的书呢?所以献书求仕无门。“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在岑参看来,大丈夫三十岁还没有什么成就,怎么能够每天守着笔墨纸砚呢?他去了边塞给大将军高仙当幕僚,节度使就封他为判官。一个不在编的小秘书,他有大把的时间去写诗歌。在他的诗歌里,体现了边塞的雄奇景色,以及自己为国安边的抱负。“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不仅如此,他的诗歌还反映了民族之间的互相往来关系。</p> <p class="ql-block">  那么对于所有的边塞诗,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呢?当一位诗人刚刚到达边塞,他的心里会想什么呢?到边塞,就是为做官而去,自然会有想要建功立业、报效家国的理想抱负。不论是杨炯的《从军行》,还是王昌龄的“不破楼兰终不还”,都抒发出了自己急迫地想要建功立业的情怀。唐朝的边塞并不是天天都要打仗,长时间呆在戈壁、荒漠中,在那样艰苦的生活条件下,诗人们又会产生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自然是久戍思归的离愁别绪。终有一日要上战场,这才发现,战场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个样子。“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言尽了诗人对战争的悲伤以及厌恶。要说高适与岑参在诗歌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便是高适更关注现实问题,而岑参在描写边塞风光、民域风情上则更胜一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