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LEHUlLI

<p class="ql-block">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网红西炉,打卡胜地。</p><p class="ql-block"> 永嘉西炉,传说中的网红打卡地。2022年我们的新年首秀就选择这里。1月8日,邀上三五好友,老叶、花姐和我们夫妇,张大师、一哥父子、胡总和段总等,轻装上路,<span style="font-size: 18px;">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后花园野游。</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西炉村,地处永嘉楠溪江上游的西岸半山腰,213户人口690多人,常住人口100多人,以周姓为主聚居。土地面积2560多亩,内耕地251亩,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园地510亩,以种植红柿、杨梅为主;林地面积1800亩。改革开放后,男人们走南闯北外出经商务工,在外打拼凭着温州人“四千万”精神,获得了物质和精神双丰收。剩余的劳动力,老少齐上阵,全心全力发展当地农林业特色产业,梯田满畈四季瓜果飘香,柿子杨梅红透山间,幸福西炉丰收景象,小康生活农村样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靠水靠山的西炉村,将山水文化吃了个透,小农时代靠着楠溪江将山货贩运到城里,繁衍了自己;现如今靠着这山,遍种经济林,四季丰收忙,文旅将戏唱,腰包粗又壮,也将靠水吃水靠山吃山发挥到了极致。我想,这也是一种山里人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吧,值得我们学习。</p><p class="ql-block"> 西炉村有自己的柿子文化节,西炉从何而来,却找不到一个好的答案。二金的说法颇有见地。金大厨大师说,小农经济时代,楠溪江东西两岸半山腰对峙的两村,各自建炉烧木炭而得村名;金三Pang则说,两个村夏天日照时间长,烤得大地如同火炉故而得名。到底说的是否在理,请教了当地上了年纪的村民,皆是一问三不知,说不出个所以然。有自己的文化节,却没有村的渊源,甚为遗憾。物质发展还得精神文化同步进化,才能相得益彰,更上一层楼。有付出就会有收获,一年一年的艰辛,一代一代的努力,结出了丰硕的成果。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40万元,人均收入5483元;到了201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已经达到1300多万元,人均收入20500元;现如今道路再拓宽,经济发展再提速,致富路更是越走越宽,人均收入已经接近30000元,是2007年的近六倍,已成为永嘉县的经济强村之一。<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能人领路奔小康</p><p class="ql-block">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现今共同的认识,但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西炉人的思想意识就很超前了。村民们在村书记周吉楼的带领下,不等不靠,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从80年代末开始,自筹资金一百多万元,使用原始的锄头铁锨,老少肩挑背负手提,逢山移山,逢洼填土,经过村民十多年不懈努力,硬是用双手铺出了一条幸福路,修建了永嘉县第一条水泥路,由此打开了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西炉村经济显著提升。</p><p class="ql-block"> 一代接着一代干,村书记周吉楼年迈卸任后,他的大儿子周益朋接过了接力棒,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经济林种植,开办了永嘉第一个柿子节,打响了柿子品牌效应。周益朋老了,又迎来了第三代能人周姗姗,巾帼女将从其父周益朋接过重担,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直至凭着真本事考进了岩头镇,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公务员。侄女高升,她的叔叔周建明走马上任,接任西炉书记,带领着全村迈进了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p><p class="ql-block"> 村书记带头抓党建,工作抓实了就是实实在在地提升生产力。村党支部实行全体党员挂牌亮相制,鼓励党员在农村种植上亮身份,重承诺,作表率,带动身边的农友在各自的责任田上拼出新农村人的风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柿子红了爽煞人</p><p class="ql-block"> 西炉人围绕国家“三农”政策,高起点谋划农村发展,明确农业新目标,提高农民钱袋子收入。在农村交通、销售平台、农业产品、特产品牌、农友协作等方面,强化基础配套、规划设计、旅游交通、产品开发、管理服务、营销推介“六个一”工作任务,2020年拓宽翻修了第一条5米宽的水泥路为10多宽的柏油路,将红柿子、柿饼、番薯条等特色产业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品牌效应,扎实推进西炉生态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和现代化农业发展,助力建设村强、民富、宜居的大美农村。</p><p class="ql-block"> 西炉红柿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span style="font-size: 18px;">红柿林规模约428亩,</span>村中现存四百余棵200年左右的老柿树,枝繁叶茂,产量喜人。当每年金秋十月时,秋风阵阵吹来,<span style="font-size: 18px;">柿子叶一片一片飞向了大地母亲,成为沃土滋润着柿子树。而</span>漫山遍野的柿子树光秃秃地兀立着,果实也渐次由绿而黄再红,挂满了乌漆漆的枝桠上,不住地随风颤动,似在向咱问候。站在远处眺望,山野如同开满了鲜花,一派红红火火,喜气洋洋,幸福感顿时填满心头,好日子是真的越过越喜欢。</p><p class="ql-block"> 西炉村为了庆祝柿子丰收,十几年前创立永嘉第一个红柿节。每年10-11月间,随着秋到柿熟,柿子节也依约而来。赏风景看热闹、采柿子买柿饼、尝特产乡村游、来打卡拍美照者络绎不绝人头攒动,川流不息熙熙攘攘,挤满山道望不到边,<span style="font-size: 18px;">来村农业观光旅游人次达2万余人,堪比繁华大上海,自然村民的心里也是乐开了花,不光打响了柿子品牌,也获得了丰厚的精彩。</span></p> <p class="ql-block">杨梅红了乐透人</p><p class="ql-block"> 秋冬有柿子,春夏有杨梅。柿子走了梅子开,梅子谢了柿子来,红红的杨梅和金黄的柿子轮番登场,拉开每年最为红火的好日子。</p><p class="ql-block"> 西炉杨梅精品园基地已初现规模化,种植面积达520亩,主要有东魁杨梅、黑炭梅等优良品种。西炉种植杨梅与柿子比,相对较短,但也已有20多年历史,现如今每年杨梅带来的收入约为800万元,以对外出口为主。</p> <p class="ql-block">宁夏滩羊</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选西炉?</p><p class="ql-block"> 答案是没有为什么。虽然早过了柿子节的美好时节,但是这边紧挨着楠溪江的向阳山坡地阳光充足,是冬日消遣的好去处;永嘉第一条水泥道、第一个柿子节、三代人接续领航西炉村的故事,似乎值得看;古老的竹篾泥瓦房、新式的大洋房,先前的石板路、百年的柿子树、新农村新面貌,吊足了咱的胃口;还有2021年底走了东炉,不走西炉似乎留遗憾。所有的这一切都在牵引着我们的目光,左右着我们的休闲行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