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高天下——齐白石抗战时期绘画作品

伯寧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齐白石《四季山水屏之一白高天下》纸本水墨 137.8×62cm 1932年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一白高天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齐白石抗战时期绘画作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文|江洁</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刊于《艺术市场》2021年11月号</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18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与四川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北京画院联合举办 “一白高天下——齐白石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这是三峡博物馆自2017年起举办的“抗战时期绘画大师作品系列展”的收官之作,也是其建馆70周年馆庆系列展览之一。今年也是“九一八事变”90周年,作为抗战时期作品的展览选择在9月18日开幕,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齐白石《白石诗草》纸本 17.5×14.5cm 1926年至1931年北京画院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展览名称的由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齐白石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传奇,他的艺术是古今之交、中西之汇的时空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本次展览主标题“一白高天下”即取自他的1932年作品《四季山水屏》中一幅雪景山水的自署。他在画中以篆书自题:“一白高天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句堪称一语双关:首先,第一层白是指这件作品中采用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借地留白的方式来表现的皑皑白雪。齐白石以浓墨、淡墨、赭石烘托勾勒出地面上蓬松厚重的积雪、柳枝上轻盈的残雪、屋檐逐渐消融的雪。其次,整幅作品用笔、构图简洁,却予人平远旷达之感。这个“白”也体现出齐白石对构图用笔删繁就简的审美意趣与追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齐白石的艺术道路是由木匠出身到临习芥子园画谱,跟胡沁园学工笔画,走的是传统中的传统;之后他打破传统,融入金石篆刻之意;又六出六归,搜尽奇峰打草稿,熟而后生,再衰年变法。由临摹到写生到自出心意,他一路求变,打破清代“四王”以来加在传统中国绘画上的桎梏,由简单到繁复,再从繁复归于高层次的富于变化的“简单”。他在同年早些时候给弟子张慈溪的信里也提到“以布置少,能见广大,觉胜人万壑千丘也”,可见这一时期他对“简少”的推崇,“一白高天下”也代表了这一时期齐白石的艺术追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白石老人心病复作“停止见客”门条 纸本 67.7×35.2cm 1939年 辽宁省博物馆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中华无此整山川”</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白石老人自传》,初到京华的齐白石,作品并不为世人所接受。直到1922年陈师曾携齐白石画在日本东京参加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始名声大震,之后齐白石的国内画价跟着水涨船高。可以说,日本是齐白石的福地。尽管如此,齐白石在抗战期间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气节与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齐白石气愤万分,深感亡国之祸迫在眉睫。10月19日重阳节,他与黎松宣相约登上宣武门,见北平当局拆毁城墙出售城砖,回家后即作诗云:“百尺城门卖破砖,西河垂柳绕荒烟。莫愁天倒无撑者,犹峙西山在眼前。”是夜又题一诗:“东望硝烟疑战云,西南黯暗欲黄昏。愁人城上余衰草,犹有虫声哪卿闻。”之后他在回忆中提到是时“东北军的领袖张学良……并不抵抗,报纸上登载的消息一天坏似一天”(《白石老人自述》,齐白石口述,张慈溪笔录,三联书店,2010年,第127—128页)。因此作此二诗讽刺当时妄想依赖国联调查来抑制日军侵略的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齐白石篆书《马文忠公语》135×37.5cm 1937年 北京画院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齐白石的画在日本享有盛誉,日寇为了掩饰其侵略者的丑恶嘴脸,妄图请出他这样的贤达之士,为其涂脂抹粉,来表现所谓“日中亲善”“大东亚共荣”。对此,齐白石极力躲避、拒绝。旋即,他刻了一方印“老岂作锣下猕猴”,以示自己不与日寇汉奸同流合污的心情。饶是如此也躲不过日方人员的滋扰,白石老人先后多次避居东交民巷,命仆人阻拦,又在门口张贴门条。门条内容也不断升级,根据《白石老人自述》,自丁丑乱作后,尽管他深居简出,但北平的敌伪分子不断找上门来,请吃饭,送东西,要求合照,“邀请参加什么盛典”。种种圈套,白石老人避无可避,门条由“白石老人心病复作,停止见客”“画不卖与官家,窃恐不详”“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再到“三绝止”,最后到“停止卖画!”反映出一位老艺术家为生活所迫的挣扎无奈与充满智慧的决绝抗争。老人为此作诗句:“寿高不死羞为贼,不丑长安作饿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7年天津、北京相继沦陷后,白石心情悲愤,自此不轻易见客、不应酬、不照像,并辞去艺术学院(即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和京华美术专门学校教席。其间他创作了一幅篆书作品《马文忠公语》以自勉,马文忠公即马世奇(?—1644),是明亡后首位殉节官员,有“此三十年,可使其人重于泰山,可使其人轻于鸿毛,是以君子慎之”句,可见白石老人早存爱国守节之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8年,上海南京相继陷落,齐白石听说自己的家乡湖南也沦入敌手,心绪恶劣万分,他的日记《三百石印斋纪事》也就此停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齐白石《草间偷活》纸本水墨 30×39cm 1944年 北京画院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4年齐白石又为他的学生晓初创作了《草间偷活》。此图画两只毛羽干枯的鹌鹑,目光炯炯,在草丛中觅食。“草间偷活”源自清初吴梅村《贺新郎·病中有感》,比喻乱世中挣扎求生的情景。吴梅村因一度屈节仕清“草间偷活”,自认为是“误尽平生”的憾事。作此画的1944年,齐白石在《自传》中称:“我八十四岁,我满怀积忿,无可发泄,只有在文字中,略吐不平之气。前年朋友拿他所画的山水卷子,叫我题诗,我信笔写了一首七绝,说:‘对君斯册感当年,撞破金瓯世可怜。灯下再三挥泪看,中华无此整山川。’”他这件《草间偷活》,利用“鹑衣百结”的成语和“草间偷活”的典故,表达了对沦陷区百姓挣扎偷生仍不得安宁的慨叹,也是画家对自己身处乱世的深切感悟。那种无可奈何,那种无比沉痛,在字里画间表露无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年6月7日,白石老人收到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通知去领配给煤。该校在北平沦陷后已被日人操控,尽管当时的北平煤已很难买到,但他当即去信回绝:“白石非贵校之教职员,贵校之通知误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抗战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齐白石心情兴奋。在给余中英的《牵牛花图》题有“乙酉初秋,心静气平,时居京华,遥寄成都”。是家国平安之后的狂喜,是劫后余生后的庆幸。以至于一年之后,白石老人又在《墨狗图》中喟叹:“守门不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齐白石《牵牛花图》纸本设色 103×34.3cm 1945年 四川博物院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3)</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抗战期间的齐白石创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1年至1945年这段时期,正是齐白石的艺术成熟期,他经历了六出六归,完成了衰年变法,在京华声名渐起,受邀到全国各地举办展览,画艺与画名也终至大成。他主张“作画妙在似与不似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在他的笔下,大凡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无一不精,无一不新,为现代中国绘画史创造了一个质朴清新的艺术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花鸟画上,齐白石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他又极重视写生,又于写生中求变,一变再变,绝无止境。展出的《芋虾图》中,齐白石自署“余画虾已经四变,此第五变也”。而其后他在1936年治园所作《虾蟹图》《虾图》又改变了虾眼的画法,更增添了神采。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大胆的锤炼,反复求变创新,这是白石老人对自己艺术追求的态度。</p><p class="ql-block">基于此,他在花鸟画上又开创了红花墨叶一派。典型的“红花墨叶”,是用饱满的洋红直接泼写花,衬以沉郁的浓墨叶和用焦墨写就的梗,在红黑、浓淡、干湿的对比变化中形成鲜明奔放的视觉效果,传达了强烈的生命勃发意识。这样的花鸟画一扫传统文人画的荒寒之气,生机盎然,具有烂漫的情趣。正如展览中的《墨荷游鱼图》,为齐白石典型的“红花墨叶”风格,用笔老辣,墨色沉着而红花艳丽,左下游鱼灵动。整幅作品大开大合中见灵性。国家邮电部为了反映齐白石伟大的艺术成就,1980年发行了《齐白石作品选》特种邮票,这件作品正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齐白石的人物画学曾衍东又有所变化,他以粗劲浓重的墨线勾勒人物形象,多用赭石色平涂。这一时期,齐白石将他书法中简约大方、雄健浑厚的笔意融入人物画中。他着意表现人物神态与内在,更多画的像是市井中人,因而用笔简省,却又妙趣横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齐白石《墨荷游鱼图》纸本设色 134×34cm 北京画院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齐白石的山水画巧思奇趣、独树一帜、用笔拙朴、赋色丰富,在六出六归之后,“搜尽奇峰打草稿”使得他的构图不落前人窠臼,“胸中山水奇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也因此山水画成为他最为自傲的作品,多为赠送知己而作。这一时期他的山水画从早期的《芥子园画谱》、“四王”、石涛等山水画技法,经过六出六归,离家远游,饱览名山大川之后,对山水的理解有了自己的想法。从此,齐白石从真山真水借来自己的亲身经历感悟,画主观的记忆和印象。1931年至1945年这一历史时期正是齐白石山水画成熟之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2年齐白石为其弟子张慈溪所作《双肇楼图》便是其中的代表者。此画为横卷,绘柏树掩映的楼宇,张慈溪与其夫人临楼远眺。背景极简,仅以汁绿没骨写一抹远山,留下大片空白。张慈溪想请人题诗补空。齐白石特意写信给他:“承索画《双肇楼图》,以布置少,能见广大,觉胜人万壑千丘也。贵楼题词甚多,不必写于图上,使拙图地广天空。若嫌空白太多,加书题句,其图有妨碍也。先生高明,想不责老懒吝于笔墨耳。请使人携尊笔书数字取去可矣。”由此也反映出此时期他对“一白高天下”这一删繁就简的绘画理念的贯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齐白石《双肇楼图》纸本设色 33×89.5cm 1932年 北京画院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如,齐白石1938年所作《桃花源图》亦是他独出心裁、于传统中创新的又一典型。桃花源本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常用图式,构图多依《桃花源记》内容布局,山水外应有桃林、渔人、小船、狭窄的山洞与隐居的人群等元素。而齐白石这件作品自题“平生未到桃源地,意想清溪流水长。窃恐居人破心胆,挥毫不画打鱼郎”。完全脱离典故,完全出自自己的意想,且画中未见人或船等必要要素。只有高峡急流,桃林缤纷,几处瓦舍掩映其间。细看一下,黛瓦粉墙,俨然作者家乡模样。构图、布局、想法,无一不是作者自出胸臆,却又带有世外桃源的静谧与烟火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齐白石《桃花源图》纸本设色 101.5×48cm 1938年 北京画院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4)</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川蜀之游留下大量墨宝</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6年齐白石应雅好书画金石的川军将领王缵绪之邀造访重庆、成都,并在成都王缵绪府——“治园”盘桓多月。这次“白石入川”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并对巴蜀金石书画界留下了巨大的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缵绪(1885—1960),字治易,号治园居士,四川西充人。本为秀才出身,后历任国民党第二十一军第五师师长、第二师师长、第四十四军军长等职,1929年年底,王缵绪兼任国民政府财政部四川盐运使和四川盐运缉私局局长,驻守重庆。相识之初,王缵绪便力邀齐白石前往四川游览,但齐因时变未往。1932年8月前后,齐白石为王缵绪作《四季山水屏》,这是齐白石自“衰年变法”后极为罕见的山水巨制。如此精心细作的大尺幅十二条屏,在齐白石传世山水中至为罕见,被誉为齐白石山水中的最佳者。如今已成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齐白石《四季山水屏之岱庙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齐白石《四季山水屏之飞鸟暮归图》</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3年,齐白石又遣三子齐子如赴蜀,并将自己和胡宝珠的合拓印谱“代呈”王缵绪,并自题云:“此四本乃璜与姬人手拓,不欲赠人。今儿辈游蜀,璜无所寄赠治园将军,检此令子如代呈。”(1933年齐白石赠王缵绪《白石刻石》,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虽然自己并未亲临蜀地,但此时的齐白石已重新开始对川中的人文风物有所向往,并称自己与未曾谋面的曾默躬为“余神交友”,王缵绪为“余未曾相识之知己”,姚石倩、余中英等人则为“余弟子”,由此感叹“余与西蜀人士之缘,何众且深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直到1936年3月王缵绪委派四川著名金石家吴秋士,代表川中书画界,赴北平登门邀请齐白石来川游历。4月27日,齐白石一行始从北平出发,开始了他此生唯一的一次川蜀之游,这是齐白石自“六出六归”之后的又一次长距离游历。途中经过胡宝珠家乡丰都,带其祭拜母亲坟墓。5月6日到达重庆,之后由王缵绪陪同抵达成都,住成都南门文庙后街王缵绪府邸“治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齐白石此次成都之行留下大量墨宝,公私庋藏不在少数。这些作品中有些是在治园中画给王缵绪的,也有结交军政要人的,以及赠送友人、学生的。四川博物院藏《岱庙图折扇》《苍松斑鸠图》《松鹰图》《九秋图》等俱是此时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齐白石为弟子余中英创作的《九秋图》巨幅长卷,1936年在诗婢家装裱时即已轰动一时,现已成为四川博物院的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卷用写意手法绘秋天折枝花卉九种,即:秋兰、雁来红、秋菊、芙蓉、残荷、秋海棠、金桂、鸡冠花、红蓼,其中用蝴蝶、蜻蜓、蜜蜂、螳螂、飞蛾、蝈蝈互相穿插交织,五彩缤纷,生机盎然。整个画卷构图严密,动静结合,工写穿插,秋意萧疏,活色生香,齐白石以率真老辣的笔墨、鲜艳亮丽的色彩、生动自然的造型及天真童趣的心灵挥写出了秋卉和散布在花间的虫蝶的生动情景,堪称齐氏精湛之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齐白石《老当益壮图》纸本设色 139.5×48cm 北京画院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5)</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关于展览的一些思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次展览的推出,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各家单位除了书画作品,还拿出了各自压箱底的器物、文献类相关材料,从形式上大大丰富了展览的内容。尤其是在“白石涉巴蜀”单元,各家文物机构相互映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链,从白石老人入川之前与川中诸人的交往、书信应答、赠印赠画、日记等,许多材料甚至是第一次呈现在大众面前。在展览中后段,川渝两地博物馆的两大镇馆之宝交相辉映,更让展览的这一地缘性单元变得浓墨重彩起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齐白石《四季山水屏之荷亭清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形式设计上,更多地将齐白石作品元素融入其中。如将画中内容实景化,通过窗户、桥梁、水泊的设计,呈现虚实结合、古今交汇的效果。展厅中分别在展览中段和尾厅部分设置的白石老人作画的珍贵视频与齐白石《四季山水屏》赏析的动画,也成为两处休息区。提升观众观展体验的同时,也寓教于乐,发挥了博物馆的科普教育职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白高天下——除了画家对艺术风格上的追求,亦是其不与日伪分子同流合污、清白做人的真实写照。在抗战这段历史时期,齐白石展现出了高洁的民族气节,其画艺画技也于此时精进,他的艺术得到民众的普遍认可,声名鹊起。与此同时,齐白石与成渝诸人的交往乃至1936年白石入巴蜀,亦成为当年文化界之盛事,留下了齐白石“山水作品当中的最佳者”《四季山水屏》以及四川博物院镇馆之宝《九秋图》等精彩作品。可以说这一时期的齐白石闪耀着艺术与人性的双重光辉,在他的艺术生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留下了他与山城重庆说不尽道不完的情缘牵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齐白石《九秋图》(局部)纸本设色 1936年 四川博物院藏(横屏欣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