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火熊熊

汾河水流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炉火熊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汾河水流</p><p class="ql-block"> 今日立冬,昨晚一场风雪让不甚寒冷的天变的骤然有了寒气,预示着冬天正式开始了。我喜欢冬天,因为冬天的空气清爽;我喜欢冬天,因为冬天有洁白无瑕的雪,也喜欢脚踩在雪上的声音;我喜欢冬天,因为冬天有父亲生的火炉,火炉有阳光般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父亲做事总是打好提前量。煤应该在秋收刚完就购买,这时的煤价平稳合理,购得煤后,父亲将大块堆砌成墙,里面堆放小块煤和煤粉。生火用的干柴多用高粱杆,父亲将干叶撕掉,将杆捆成捆,有序摆放在院里,整整齐齐,有客来访,总夸主人干净利落。</p><p class="ql-block"> 西北风总在刮,天在逐步向寒。待到屋内略有寒气,父亲生火的日子也就到了。屋内的火炉就是灶火,一般为长方形,九层砖砌的高度,火口为“8”字形,里面的圆需放的下锅,因此较大。大圆内并排有两个出烟口,一个直接通烟囱,另一个经过炕洞与烟囱相连,让整铺炕整个冬天暖烘烘。外面的小圆用于填柴加煤,较小。火口内下端是平放的栅栏般的“燎基”(方言),能让空气从火底进入,利于燃烧。灶火正面有一大一小两个门一样的口,小口与“燎基”相通,用于出煤灰,方言叫“燎窝”。大口放煤放柴,方言称之为“碳窑窑”。对了,在“燎窝”右侧斜上方,大部分人家都还开一个更小的口,方言称为“堂堂”,里面用于存放食物,使食物整日保持温热,方便小孩食用,也是那年月小孩们的美食盒,冬天下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堂堂”,小手伸进去,拿出来的也许是三两片窝头,也许是两三节红薯,顶好的也就是几片白面馍片。不过,这已经足以满足那年月的孩童了。火炉由于春夏秋都不使用,内部已“伤痕累累”,需用泥土重新修缉一番。为防干裂需在土里加点沙子等辅料。火炉修好了,父亲将一把玉米苞皮垫在火炉底部“燎基”上,再将三两根干透的高梁秸秆折断成短节放在玉米苞皮上面,高梁节上再放上几节玉米芯,最上面是已砸好的大小均等的煤块,此时的火炉一切就绪,只待父亲点燃。父亲这时并不急于点,只见他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到外屋拿上芭蕉扇,再拿张废纸,拿盒火材,这才蹲到火炉“燎窝”口,“嗤”,一根火材划着了,火材引燃废纸,父亲将废纸伸向“燎基”,玉米苞皮立刻被点燃了,然后是高梁秸秆、玉米芯相继燃烧起来,父亲开始用芭蕉扇扇风,有了风的助力,火借风势,火口先是青烟徐徐,继而便是黄烟阵阵,“噗”的一声,一股黄烟从火口喷出,紧急着便是熊熊火焰一一煤块燃着了。“哄哄…”煤块有力地燃烧着,母亲说,火在笑,火确实在笑,笑的那么铿锵。许是终于发挥出自身作用而笑,抑或是因父亲点燃深感荣幸而笑。炉火燃起来了,家里顿时便温暖了许多,家人的脸上瞬间也有了笑容,严冬在外疯跑的我也开始着家了,隔会儿便回来暖暖手脚。儿时的我常想:天上的太阳一定是谁的父亲生起的炉火吧!</p><p class="ql-block"> 而今,父亲已故去,为响应国家减排号召,昔日的火炉变成了空气能,火炉在我已成历史,但父亲生起的那熊熊燃烧的火炉却如冬日暖阳般温暖着家人,温暖着我的一生。(首张图片来自网络,鸣谢!)</p><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7日于老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