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天马山 浓浓战友情——永春天马山生产纪事

蔡国泰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为五位新兵八一节在永春合照。前排左一依次本人、陈庆应、王瑞春;后排左一陈金斌,右一别班的,福建仙游人,姓名不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提起永春天马山,我就回想起1966年在此执行军农生产的情景,那里是我军旅生涯战斗的第一站,那里是我成长的地方,那里曾经有过共同战斗的战友,虽然已过去了55周年,但往事历历在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我 班 战 友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于1965年12月24日到达炮三师新兵营集训2个月后,被分配到十二团九连炮二班。班长林铁成,副班长张贵生,老兵林志乡、艾月启,新兵本人、陈金斌、陈庆应、王瑞春4人,全班共8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林铁成,福建莆田人,1964年入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张贵生,江西永丰人,1965年入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林志乡,浙江平阳人,1964年入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艾月启,江西永丰人,1965年入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蔡国泰,福建仙游人,1966年入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陈金斌,福建仙游人,1966年入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陈庆应,福建仙游人,1966年入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王瑞春,山东高密人,1966年入伍。</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走进大山 迎接挑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66年2月,我们新兵下连队才一个星期,我班就被调到永春天马山部队农场进行生产劳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天马山是永春县的地理标志,位于永春五里街西北面,距县城15公里,海拔1081米。五里街向北沿天马山山鹿一条简易公路直通我部农场场部,中途驻扎原28军6610部队,1969年秋冬之间该部队调到祖国西北(后驻363医院,不久又撤并)。6610部队在北山鹿驻扎一个连队,从该连队上一个山坡就到我部农场场部。场部距永春县城接近20公里,距五里街也有15公里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班临行前,连指导员王庆山找我谈话,鼓励我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临行前夜,我在连队俱乐部与无线班肖副班长(江西永丰人,1965年入伍)聊了一会儿,觉得他很亲近,几个月后惊悉他在洪濑河里学游泳时不幸身亡,觉得很痛心,这是后事。当晚我准备行李,第二天就出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二天的早上,九连全连集合列队,欢送我们奔赴新的战线。指导员王庆山作了简单动员讲话,希望我们战胜困难,努力完成生产任务。他发现我没有帽徽(不知什么时候丢掉了)时,临时找了一个帽徽给我。我们经过一个上午的行军,下午到达天马山农场场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场部在一个山坳里,一座房子,坐南朝北,其中有大厅和住房,门前有一条小路,右边是山涧,有个小拦水坝,流水潺潺,左边是一片小开阔地,一个小晒谷场和稻谷仓库,其余的是一片农田,周边没有村庄,僻静僻静的。高山流水,鸟语花香、飞禽鸟兽、房舍田园等,可算是世外桃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十二团一营、二营、三营各来一个班,加上场部原有的人马,全场有50多人马。场部有指导员,东北人,1948年入伍,和蔼可亲。场长,湖南人,1947年入伍,严肃认真。副指导员,安徽人,1957年入伍,苗条精干。我班暂住在晒谷场仓库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到农场第一课接受政治教育,提高对军农生产的认识,了解农场情况,准备迎接艰苦生产生活的挑战。3天后,副指导员和生产班长带领我们翻山越岭,来到半山腰新的驻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场部到新住地一路是羊肠小道,大部分时间是要蹬山路,中途一个小山峰,居住着当地一个生产小队,约有十户人家,过了小山峰拐进去是一个山垅,层层梯田。站在田埂上,我们远远看到了新驻地,就象挂在山壁上的悬崖村,而且可听到狗吠的声音。这是农场养的小狗,能替农场站岗,老远见到主人就吠起来,迎接主人回来,如果是生人到来,它会乱吠。我们走了40多分钟才到达目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新驻地是农场分部,位于天马山主峰东北部,海拔有六七百米高,翻过山顶就到德化县境内。这里真正是:开门见山,应验了唐代诗人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也应验了刘三姐唱的“这边唱来那边和”。这是大山特有的现象。阳光、空气、花香,多么清新,多么静谧。我第一次体验到了大山的如此静好和神秘。我家乡人把山里人称呼为“山顶兄”,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山顶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分场部有一排瓦房,4个大房间,另搭一个厨房,住着两个生产班,一间住着厂部人员,中间一间住着副指导员,并放置枪械。住房前面有100来平米的土埕,搭建了一个顶棚作为餐厅,餐桌是用长条木板做的,旁边还留一小块空地,供生活和活动的地方,往前就是陡壁。就这样,我与天马山农场结缘了,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学习和生产劳动。</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高山梯田 刀耕火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耕作的田地大部分都是挂在山壁上的梯田,只能用原始的耕作方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一阶段我们主要是翻地、除草、烧火烧土。梯田面积都很小,大部分不能牛耕,只能用锄头翻地,尽管我们拼命干,但收效有限。田沿的田壁很高,长着很多杂草,我们只能拿长臂大刀,站在上一块地的田沿上,向下把田壁上的草砍下来,这是梯田除草特有的办法。山垅田比较凉性,每块地都要用稻草和杂草烧火烧土,每块地要烧好几堆火烧土,火烧土冷却后洒在田里,既增加田地的温度,又是很好的肥料。我们班经过1个多月的奋斗,终于完成除草和烧火土的任务,其间场部还进行各个班劳动进度评比,我班完成任务较好。我们4月份开始插秧,五一节前完成插秧任务,以后就是田间管理、施肥等工作。我们班配有生产班长和生产员帮助我们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7月份是收割水稻的季节,这个环节是最忙最累的时候。我老家脱谷是用一个圆木桶,桶中架一部竹梯,拿起稻禾往竹梯上摔打,而农场里用的是一个四方的大木桶,稻禾直接摔打在木桶壁上,很费劲。我们收割完早稻又准备耕作晚稻,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劳作着,空闲的时间很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耕作所用的秧苗、化肥等生产资料要从山下场部挑上来,水稻收成时又要从山上挑下山,到场部晒谷场晒干。我们的生活用品,粮食等都是从场部搬运到山上,上士郭国柱每日要走二三十里路到五里街买菜,肩挑几十斤重的东西上山。在山区农场劳动,我们要靠肩膀和脚板的付出,才能完成任务。有一次,我班到场部学习后,每人扛五六十斤大米上山,途中互相看谁出汗最多,结果是林铁成和艾月启出汗最多,衣服全湿透,艾月启是高中生,过去干活少,所以劳动最吃力,张贵生和我出汗最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农场地处山区,条件差,交通不便,我们克服着种种的困难,默默无闻地劳动着,不叫苦不叫累,努力完成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前排右一为生产班长,湖南人。后排中央为生产员。</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愉快的心情 难得的亲情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虽然劳作很辛苦,但生活很充实,心情很愉快。驻地虽然没有广播,没有报纸,消息很闭塞,但业余时间我们会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6610部队团部每当放电影的时候,都会通知农场场部,场部再电话通知山上。我们吃过晚饭,每人拿着手电筒和小板凳,抄近路走小路直达团部,要走一个小时多的时间,在他们安排的位置坐下观看电影,一般都在夜晚11点左右才能回到驻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逛街成为兴趣,五里街、永春县城是我们常逛的地方,那里与天马山相比是另一个世界,街上五光六彩,人头攒动,商品琳琅满目,光怪离陆。节假日我们经常会走几十里的路逛街,购买商品,看看城市的繁华,到照相馆照照像,成为“山顶兄”的乐趣。中午,我们战友会在小餐馆里一起吃饭,品尝美味。有时会几个战友到大饭店点几道菜,边吃边享受美好的时光,最后实行AA制。逛了一整天,走了不少路,虽然很疲劳,但感觉很快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有一次,我们参加永春县召开的大会,有十来万人参加,会后进行游行。场部指导员爱人在县文化舘工作,那天午饭由他爱人安排。我与指导员聊天时,他很风趣地说,1948年参军入伍,说好了等全国解放后就回家种好自家“一亩三分地”,没想到一干就已近20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逛了6610部队团部,那是我叔叔1957年当兵的部队,会见了我村在该部后勤任科长的林仁善。我们仙游的几个新兵到场部山脚下的那个连队,拜访了仙游籍(瑞沟村人)在该连队就任的指导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游了天马山主峰的一个果场,品尝了水果的美味。我们蹬上驻地后方的山顶,领略了德化境内的风光,观看了连绵起伏的山峦,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节假日成为我们休闲观光的好时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虽然劳动很累很忙,但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也很自然的。6月的一天晚上,副指导员接到场部电话,我的父亲和陈金斌的父亲两人已来到场部,那时通信不便,我们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来,于是我们拿着手电筒下山。场部人员热情地接待两位老人,炊事员做了很好吃的面条给他们吃,他们直夸面条很好吃。我们连夜接到山上,他们已奔波了一天,安顿好休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休息一天后,我们就带两位老人逛五里街和永春县城。这几天,上士郭国柱购买好菜好肉,又包水饺,又做包子等好吃的招待他们。过了几天,陈金斌的父亲明显胖了些。两位老人住了一个星期,依依不舍地离开我们,直夸部队好,放心地回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奋力拼搏 奔向理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实现了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梦寐以求的理想,入伍后,又有了新的理想——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一员。我父亲3兄弟都是共产党员,我理想也是党员,有了理想就有了动力,不论在新兵连,或在部队农场已崭露头角,为理想而奋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政治学习走前头。2月份刚到农场的学习中,我引用南泥湾军队搞生产的历史事实,说明了军农生产的意义和重要性必要性,很受好评。因为我参加了高中语文函授,刚读过南泥湾这一课,没想到就配上用场了。我在床头挂个小黑板,每天写上一条毛主席语录,进行背诵,有时还带《毛主席语录》一书到田间,休息时进行学习,每天写一篇日记,记录学习工作情况。我组织我班4名新兵每星期一、三、五晚上在煤油灯下学习一个小时,受到团里表扬,并派员参加团部团代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工作走在前头。我在劳动中积极肯干,不怕苦不怕累,有一次下大雨,我冒雨主动到各片田地去进行排水,不让田地被淹,下午很晚才回来。战友们都已吃过晚饭,焦急地等我回来。特别是我利用休息的时间种了一大片蔬菜,挑厕所里的粪便浇菜苗,各种疏菜长势很好,种了一批又一批,从而减少了买菜的开支,改善了伙食。那时我们的伙食很好,吃饺子和包子等是很经常的事。8月份,场部召开民主生活会,发扬民主。我大胆地提出场部对秧苗培植不足,造成早稻秧苗不够的问题,应总结经验教训。我当场受到场长的表扬,提的意见很好。学习雷锋做好事不留名,我班林志乡家庭经济遇到困难,我每个月只有6块钱津贴费,却寄了两次共10块钱给他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我刚到农场就向党支部写了入党申请书,每星期向党小组长(场部卫生员,湖南人)汇报思想工作。经常找班长和副班长及同班战友谈心,征求战友对我的意见。副班长张贵生延后几天到农场,临行前,连队指导员王庆山找他谈话,其中就有交代他培养我,所以他也经常找我谈心,帮助我进步。我还经常给连队指导员王庆山写信,汇报我的学习工作情况。在首长和战友的帮助下,我各方面进步很快。农场党支部把我列入发展党员的对象。11月,我们要回到营房了。我得知要回营房的消息后,认为入党问题还没有解决,就向农场党支部写了继续留在农场的申请书,最终没有得到批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班全体人员经过10个月的奋斗,出色地完成了军农生产任务,受到团部好评,为九连争光。11月底,我依依不舍地离开战斗过的农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回到连队后,我继续拼搏,1967年3月,喜讯传来,九连党支部决定吸收我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连支部大会上党员一致通过我的入党申请,6月18日,三营党委正式批准为中共党员。从此,我成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实现了我的伟大理想,也成为九连24名新兵中第一个加入党组织的新党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前排中为郭国柱。临别时我们与郭国柱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结 束 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离开天马山农场转眼已55周年光阴了,但天马山的一草一木记忆犹深,战友们的一张张笑容时时浮现在眼前,战友们共同战天斗地的情景难于忘怀,战友们对我的关心爱护铭刻在心。遗憾的是我同班的多位战友50多年来未能谋面,杳无音信,特别是浙江平阳(包括原指导员谢仙道,无线班长陈如海)和江西永丰的战友无法联系到。同志心,战友情!我很想念他们,希望这些战友们能看到我写的文章,与我联系,并希望知情的战友提供线索,以便联络。谢谢战友,友谊万古长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1.11</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