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洪水》第三节、神灵圣山

秋林

神灵圣山是我们部落的神圣之地。据说此山曾经挽救过某一辈的祖先,是个清净神圣之地。我们每年都会上山祭拜一次,平时严禁闲人无故上山。我到了山上才忽然想起这个禁忌,在慌忙中没举行祭祀仪式就这么直接登山,是极不妥当的,现在已经来不及补救了。<br><br> 我跑得气喘吁吁眼冒金星,朦胧中看到山上已经有不少人在此避难,有我们部落的,也有不相识的外族人。想赶走外族人已经力不从心了,我们都瘫倒在地上。<br><br> 这是一种奇怪的景象。按理说,我们对陌生的外族人都有强烈的排斥心理,像这样近距离散混在一起准会干架。而现在所有人都是丧魂落魄的难民,自顾不暇地挤在同等境地的人群里,反而感到有些安全感。想着贾湖村庄现在肯定是一片汪洋,我们还得感谢前来报信的眼前外族人。<br><div><br></div><div> 喘了一阵气后,伏羲带着我在周围巡视了一番。我们部落的人七零八落,中间杂处各族人,坐着、躺着,东倒西歪地躲在一大堆背风向阳的巨石下面。尽管依然是男人一堆、女人一堆的,但彼此依然都能远远望见。伏羲紧皱了眉头。<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日落西山</font></h5> 这儿要简单说明一下我们社会的组织形态,东亚的许多部落是把整个部落分成男、女两个群体。两群体中的成员通常不能无故往来。男孩在能够自理的情况下就离开母亲,来到男人群体中生活。男人和女人只有在成年礼后,在篝火舞的情况下才会相互照面。所谓的“男女授受不亲”等习惯都是从这时发展而来的。这儿没有“家庭”或者“爱情”观念,只有忠诚于部落,以及信仰部落供奉的神。<br><br> 这种组织形态表面上是神谕戒律,也是为解决大部分人还是裸体的情况下防止近亲通婚的一种习俗,在各部落竞争中卓有成效而成为社会的主流。现在各部落其实已经有一些兽皮、麻布制作的“衣服”,但不是用于遮羞的,有时是为御寒,大多是在祭奠、篝火舞时作为礼服而穿着。平时只有巫师、首领才有常规的礼服,因为他们经常与异性群体联系。<br><br> 两个群体分别由自己的巫师来引导精神生活,其中男性的首席巫师在我们的部落里叫伏羲,女性的首席巫师叫女娲。<div><br></div><div> 这些称呼与后世的“华胥履大人之迹于雷泽而生庖牺(‘庖牺’是伏羲的另外一种称呼)”、“女娲抟土造人”等神话传说无关。汉墓中被称之为“伏羲”、“女娲”的人首蛇身、相互交尾的形象(那是印度的吠陀神话中伐楼那伽王与王后改编过来的神像),还有“伏羲、女娲”在“葫芦船”死里逃生、兄妹婚配等等故事,都是挪用我们的称呼。<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四川成都出土的东汉伏羲女娲画像砖。图源:CCTV.com</font></h5> “伏羲”、“女娲”在我们这时代仅仅是语音,以后用文字书写时各地的传说都走样了,并且向着神话方向演变。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新疆阿斯塔那墓出土的伏羲、女娲图。图源:知乎@南无文摘</font></h5> 伏羲和我都意识到必须重整部落。我们找到了女娲以及其他部落的长老商量过后,划定了男、女生活的两个大区域,算是安顿下来。<div><br></div><div> 有许多难民由于其部落残缺不全,自然加入我们群体。比如良渚人尽管也有不少,但是没有他们的巫师、长老;他们匆忙推选了一位首领,但那个首领什么都不懂,只能混在我们群体里。<br><br> 只有凿齿人,他们的长老一路过来悉心照顾其族人,凝聚力较强,还能保持着自己的组织方式,独自聚集在我们生活圈的边上。<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刚过的暴风雨</font></h5> 现在虽然没有狂风暴雨,但山顶上的微风也是阴潮刺骨的。我们想到了点篝火,放眼四周的树木杂草都是湿漉漉的。我在绝望中却豁然发现凿齿人那边冒出了几堆篝火青烟!仓皇逃命时谁都没有携带取火工具。凿齿人不知怎么搞的,居然能够即时点上篝火!<br><br> 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走过去看个究竟。明白我意思的凿齿长老带着恩赐、耻笑的神情,指点我在巨石下面的缝隙里搜寻干草,并且示意从他们的篝火中引出火种,以点燃我们的篝火。<br><br> 人们都以自己的价值观来评价不同人的外貌或举止行为。看着凿齿人脸面上的疤痕、门牙空缺的狰狞面貌就感到好笑,我私下对着伏羲嘲笑他们。见多识广的伏羲猜测这是他们的习俗造成的。以后同他们混熟后才搞清楚,凿齿人的一生会经历几次割体礼,每一次都在身体上留下终生的痕迹。这种记号使得他们始终保持强烈的群体自我意识,其部落有着强有力的凝聚力。<br><br> 我其实还是挺尊重他们的,在点火能力上就比我们强。我自认为我们是这个山顶的主人,还曾有赶走他们的念头,没料到他们在适应环境上比我们都娴熟。直到读者时代,澳洲大陆还有凿齿人的身影,这与他们的习俗密不可分。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日照群山</font></h5> 第二天我族的大部分人都睡了个懒觉。直到太阳快到头顶时,我才起身。我按照常规习惯迅速组织我族部分男人去狩猎。<br><br> 我惊奇地发现很容易猎到猎物。此地原本不让闲人随便进入,已经成为动物乐园。我们还猎到了不少豨,也许是从我们豨圈里跑出来的。这天女人的采集也很丰盛。所有这些超过了我族用餐的量,于是我们决定在傍晚进行一次大会餐。<br><br> 我们花了很大的劲就是点不着篝火。在这山上只有凿齿人身怀凭空取火的绝技。我多次偷偷探望凿齿的驻地,希望他们有人醒来。可惜不仅是他们,绝大部分外族人现在正睡得烂泥。我犹豫再三,忐忑不安地叫醒了正在沉睡的凿齿长老,一个劲地作揖。当他看到我们堆放的食物时,眼睛立刻放出光芒。<br><br> 既然叫醒了凿齿人,我们也顺便叫醒了其他所有难民一起用餐。人类对陌生人大概生来就有“不是敌人就是朋友”对立两级的观念。这些生肉如果不分给其他难民也会浪费。<br><br> 一路兼程逃难过来的他们也许是第一次睡个踏实觉,第一次安心饱食丰盛的晚餐。心怀感激的他们在宴会上纷纷提议,在这神灵圣山上共同举行篝火舞。<br><br> 我们贾湖部落通常是在每月的满月或其前后几天中选择举行一次篝火舞。现在见不到月亮,本不该如此轻率地举行,但我们被其他族人的盛情所感染。这是非常时期,机缘把我们安排在神灵圣山上,神灵一定有祂的深意。<br><br> 与其他部落举行篝火舞是各部落友好的象征,我们的关系拉近了。<br><div><br></div><div><br></div><div>继续阅读:<a href="https://www.meipian.cn/3ucq139a?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第四节、灭世大洪水与三苗</a><br><br>返回目录: <a href="https://www.meipian.cn/3uf1iwqo?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返回目录页</a></div><div><br>回味前文:<a href="https://www.meipian.cn/3u96ojnh?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第二节、弃庙逃离</a><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