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日记——珍家山

李子中

<p class="ql-block">  珍家山村位于岚县东部,岚河盆地与静乐宽谷间被称“东山坡”的黄土丘陵区,村北为丘陵带主脉最高处,海拔1455米。原属上井乡辖,2001年撤乡并镇后划归社科乡辖,与周边的安家墕、后里彦舍同为前里彦舍行政村辖的自然村。2021年,随前里彦舍村撤销行政村划归上井行政村辖。距乡政府所在地舍科30里,县城35里。</p><p class="ql-block"> 因地处黄土丘陵墚峁间,出行困难,过去出行向西南步行4里至安家墕方可通车,后向北经沟子村7里与337国道(原313忻黑线)相通。山墚间两条出村道路仍为土路,逢雨雪断行。</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70年代末,在册人口逾百,为全村人口最多的时期。主要姓氏“王、梁、曹”,据称曹姓祖上由新安村迁入,梁姓与椿树沟村梁姓同宗。因村子偏远,自然条件差,土地贫瘠,娶妻生子和子女上学成为珍家山村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后,村民陆续自发迁离,投靠各村亲戚落户。2005年,政府确定珍家山村为整村移民搬迁的自然村,组织村民移民舍科村,但仅有8户迁离,其余各户或因资金问题或因生存考虑仍选择留守村内。现有在册人口约40余户60余人。2014年到访之时,村内常住人口4户6人,均为60岁以上的老人。</p><p class="ql-block"> 过去全村依墚就岔凿土窑而居,土木房仅有三座,生活用水从井中汲取,全村留守三两家人时才在北坡建成蓄水池,引入自来水。500余亩坡墚耕地分布在村子周边,农作物以玉米、谷子、糜黍、豆类等小杂粮为主。随人口经年递减及移民政策的实施,现在村内土地基本已无人耕作,土地确权后实施退耕还林,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木,但因无人管护,未能体现经济效益。过去村民以牛、驴作为农作畜力,辅以养羊,后因人口流失牲畜变卖,数量很少。过去村西北与沟子村之间曾有一简陋土庙,供奉龙王牌位,村民逢年过节集资响炮上香,文革期间拆毁。</p><p class="ql-block"> 2017年,珍家山村再次被确定为岚县脱贫攻坚90个整村搬迁的移民村之一,共有11户迁入县城易居苑移民小区。移民户原有房屋拆除,实现土地复垦。村内仅剩两人驻留养牛。</p> 珍家山村位于典型的黄土丘陵区,这里看着像山,但却没有石头,全是土墚。 村子周边的黄土沟岔。 黄土之下红粘土深厚,几十孔土窑层叠在沟岔以北的土墚,坐北朝南,却早无人住。 村东一小块平地上建有三座土木房子,是村里留守老人的主要居舍。 <p class="ql-block">入村土路的崖畔之下,几孔土窑围成一个院落,一位80岁的老人在这里独居。(2014年)</p> 村前土沟斜坡上,几条细细的小径连接着村子的出路。 村子里”人气“最旺的人家。 见过独木桥,初见”独木门“。 非常热情地招呼我们去她家吃饭的老人家。 土崖下,水井旁,几头毛驴正围着一堆玉米秸杆觅食。 <h3 style="text-align: right">(2014年11月拍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