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娘的中秋节(三礼孝娘)

老军

<p class="ql-block">题记:一颗心若不能被感动,不再知感恩,便可能丢失对生活的爱。</p><p class="ql-block"> 今天,又是一个无娘的中秋。有妻有女有外孙可亲可爱,有饭有菜有酒肉可享可用,有月饼有星星有月亮可品可赏,有我天、有我地、有我福、有我命,似乎人有我有、应有皆有,只是千有万有,儿再无娘。</p><p class="ql-block"> 而今,每天都是无娘的日子。娘活着的时候,无论逢年过节,还是出差返家,买香蕉、煮面条、再送一捆旧书报——行此三礼,已成为儿孝顺娘的一种习惯。娘走了,走了快两年,这个习惯还没有丢掉。</p><p class="ql-block"> 娘在,“三礼”习惯因孝娘顺娘而生成,娘不在了,这个习惯因敬娘想娘而存续……。</p> <p class="ql-block">  1.无娘的中秋节,儿买的香蕉剥给谁吃?</p><p class="ql-block"> 娘在的时候,每每回家前,我都会去水果店称上几斤香蕉,医生朋友告诉我,年级大了的人多吃香蕉好,有利于肠子蠕动,防止老年便秘。娘年纪越大越肯信医生的话,自然肯吃儿买来的香蕉。便宜时一两块钱一斤,不便宜时也就三四块钱一斤的香蕉便成了娘晚年最爱吃的水果。娘吃香蕉很有规律,一天早晚各吃一根,几斤香蕉够吃一个多星期,便宜,加之不便存放而不宜买多,所以,花上十元左右,只需一碗牛肉面钱的投入,带回家,带进屋,带到见儿回来就高兴的娘面前,娘就会高兴地用反问句来肯定你,又买这么多好吃的?如果你再细心点,把娘其实剥得开的香蕉替娘剥开,亲手送到娘的手上,娘更会不停地边吃边夸你,“我四(我在兄弟姐妹中排序第四,娘一直呢称我为四)一个人最晓得心疼娘”。逢年过节,侄儿男女来看娘,问我给婆买什么好,我说,你们的婆很好待,十块钱,称几斤香蕉就行了。无论是庆生日,还是祝节日,香蕉都是娘最喜欢吃的水果。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中秋,也不例外,娘一不吃鸭肉,二不吃月饼,想娘了,买上三两斤香蕉,就能让娘知道,儿女们都疼着她,就能让娘至少高兴一个多星期,夸你心好一个多星期。</p><p class="ql-block"> 而今,娘走了,儿买的香蕉再剥给谁吃。</p> <p class="ql-block">   2.无娘的中秋节,儿煮的面条端给谁吃?</p><p class="ql-block"> 一辈子勤苦节俭的娘,最爱吃的美味就是面条,特别到了古稀之年后,娘的牙齿越来越少了,主食为粥,佳肴为面。 </p><p class="ql-block"> 上了五十岁、吃过农村苦的人都应该记得小时候,只有碰上过年或是来了贵客,才能得吃的好东西就是面条加鸡蛋。哪天,能有一碗香喷喷的面条再加一个煎鸡蛋,你就是最幸福的了,那种幸福的味道,会让你先留恋一两个星期,再盼望上一两个月。现在,每每有人问我,你怎么那么爱吃面,那么能吃面,我就会告诉他(她),饮食对有钱人讲,那是一种文化,一种有钱之后讲究出来的所谓大雅之堂文化,对穷人来说,那是一种生活习惯,一种再穷再饿再艰苦,也得活下去的生命传承。</p><p class="ql-block"> 那年月,儿饿,娘更饿,鸡蛋要留给儿女吃,面条要留给儿女吃,野菜也要留给儿女吃,好吃的能调味口的东西要让给儿女们先吃,不好吃的能延续生命的东西也要让儿女们先吃。按心理学讲,同一种行动,反复了21次以上就可能变成习惯,就这样,娘到了晚年,到了两个儿子变成了两个父亲,两个女儿变成了两个母亲,把一个五口之家扩容到几十口人的数家,到了家家都买得起肉,人人都吃得上大米饭的古稀之年,面条还是娘的最爱。</p><p class="ql-block"> 贺生日一碗面,过节气一碗面,逢新年见新人还是一碗面,娘成了饮食上最不讲究,生活上最好服侍的人。平时,娘一个人在家一碗面,过年过节,一屋人一桌十几样菜,娘还是只要一碗面。哥哥来看娘,煮面条,姐姐来看娘,煮面条,我得空下厨想孝敬一下娘,还是煮面条。</p><p class="ql-block"> 而今,娘爱吃的面条还放在碗柜里,给娘煮面条的电炉子还放在灶台上,给娘盛面的瓷碗还放在餐桌中,只是,见面见碗不再见娘。</p><p class="ql-block"> 中秋了,又是一个无娘的节日,儿煮的面条怎么给娘吃?</p> <p class="ql-block">  3.无娘的中秋节,儿聚攒的旧书报送给谁?</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为我读书借几块钱学费,跑了几家人,都难借得的娘,穷钱受屈了几十年的娘,到了晚年,却视钱如粪土。这似乎应验了那句俗话,越有越吝啬,越穷越舍得。活了九十多岁的娘,在人生最后的那些年里,儿给钱不要,女给钱不接,嘟噜在嘴里的一句话,意思基本一样,我吃的动的,要钱做什么?</p><p class="ql-block"> 可是,我的对钱无欲的娘,却爱捡别人丢弃的空水瓶,废铁丝,废书报卖钱。从照看她的孙女开始,娘从六十来岁直到离开人世,跟我们生活了整整三十年。每每我和妻上班去了,娘就会背着我们,背起个竹背笼、拿着副小铁钳,悄悄去上她的班。我们的班在学校在教室办公室里,娘的班在路上在垃圾桶垃圾围中。空水瓶、废纸壳、锈铁丝等等,只要是能换钱的垃圾都成了娘的战利品。娘对战利品取舍的标准不是卫不卫生,不是儿子媳妇喜不喜欢,而是能不能卖钱,是废品收购站的老板会不会要。娘用她一个人养活了四个儿女的辛劳和智慧来对付我们。怕讲啰嗦,等儿孙们都上班上学去了,她再偷偷出门;怕被发现,就把她的战利品悄悄地收进屋,藏到自己的床底下。最富戏剧性的是,她还会把我们刚刚丢进垃圾篓的废品又立马偷偷捡回来,放进她的房间,然后把门锁住或关上。其实,视觉可以门隔,味觉却会穿越门缝,堆满垃圾的屋子,其味道自然可想而知,我是儿不做声,聪惠的妻也佯装不知,就这样,这种心照不宣,互不点破的日子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p><p class="ql-block"> 直到有一天,又去捡垃圾的娘,在路上被一辆私家车撞上,进了县人民医院,娘爱捡垃圾的窗户纸才被迫捅破。虽然撞击后,因背篓先着地,竹艺品的天然弹性保护了头和身子,娘幸无大碍,但是,八十多岁娘的安全保护问题逼得儿子忍痛割爱,采取了断然行动,屋里装了监控,楼道做了隔门,大门上了反锁,娘活动的空间窄了,再不能随意外出捡垃圾去了。安全更有保障了,娘却越来越精神不振了,买水果不吃,给零花钱不要,有时儿亲亲热热喊声娘,也是爱理不理的,还经常自言自语,哀声叹气。娘到底怎么了?是身体不舒服,还是哪里受了气?想来想去,我似乎找到了原因,试着对症用药,想法去打开娘的心结。</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个中秋节,我先跑到超市买了月饼,又买了娘爱吃的水果和面条,然后跑到学校办公室,把我放在墙角的一个纸箱放上车,箱子里装作我用一周多的时间,从几个办公室搜索得来的娘喜欢的战利品。回到家,打开门,看见娘照常坐在大门口的木椅子上,望着远方发呆。我照例大声地喊了声娘,娘爱理不理附合了一声,头照例没转过来;我照例剥了一根香蕉,送到娘的面前,娘还是那句“我不爱吃香蕉了”,眼晴照例未看过来。我知道还是那个心结在作怪,便把香蕉硬放在娘的手上,然后转身去车上搬下那个纸箱,放在娘的面前:</p><p class="ql-block"> 我说,娘猜猜箱子里装得什么?</p><p class="ql-block"> 娘说,装得龙肉我都不稀罕。</p><p class="ql-block"> 我不再说话,取出钥匙扣,把用透明胶封住的箱子口划开,先慢慢地一个又一个地取出放在最上层的空水瓶,再慢慢地一叠又一叠地取出放在中间层的旧书报,最后再慢慢地一包又一包地取出放在箱底里的废包装纸,在娘的脚边,整整齐齐摆成一大堆。娘的眼晴慢慢地移转向、开始变柔放亮:</p><p class="ql-block"> 娘说,你犯什么错误了。</p><p class="ql-block"> 我说,没有。</p><p class="ql-block"> 娘说,没犯错误你不好好当老师,哪个罚你捡垃圾去了。</p><p class="ql-block"> 我说,这些好东西,都是人家不要了的,娘喜欢,儿帮娘捡的。</p><p class="ql-block"> 娘说,帮娘捡垃圾,你不怕屋里不干净?不怕被一保靖城的老师笑?</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娘这是拿儿责备过她的话,对儿实施的反侦查,想逼出儿心里的真实想法,因为从娘开始放亮的眼神里,开始柔气的话语里,开始绽开在嘴角上的微笑里,我感觉到,娘的心结已经慢慢地打开了。</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故意提高了声调,一字一句地对娘说:“从现在起,儿不再嫌娘捡垃圾丑人了,只要娘欢喜,儿子天天抽空陪娘捡垃圾。怕你摔着痛,外面的归儿帮娘捡,屋里的归娘负责,得了钱,俩娘母平半分,好不好?”</p><p class="ql-block"> “我还要钱有什么用?娘挣得了钱,还不都是你们的?只要我儿不嫌娘不讲干净,不嫌娘丢儿子丑就好了。”,娘一边说,一边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战利品边,再慢慢蹲下身去,“算娘没有白养你这个儿,算你一肚子书还没白读,多少还有点讲良心”,娘一边说,一边开始整理儿子第一次上交的贡品。</p><p class="ql-block"> 从此,我不再扔掉空水瓶,不再丢弃旧书报,不再不屑废纸箱,因为我知道,娘辛劳了一辈子,节俭了一辈子,创造了一辈子,奉献了一辈子,只要有口气,只要手脚能动,娘就不乐意闲下来,娘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是热爱劳动的,都需要生命不息、劳动不止。真得闲久了,娘就会闲出心病来。</p><p class="ql-block"> 从此,每当看到有同事要把空水瓶旧书报扔进垃圾篓时,我便会要过来,捆绑好,等到回家时,进贡给娘。为了让娘高兴的时间长一点,还不能一次性贡完,必须循序渐进,分批分次,保证能持续不断地贡。事实证明,做儿的,一次给娘进贡三五百块人民币,还不如给娘几斤战利品,哪怕这些战利品只值几角钱几块钱,在娘那里都是宝,因为凭自己劳动创造的几块钱,比儿女们孝敬的一百元几百元更有意义,更让娘舒心。娘不需要钱了,娘只需要通过还能劳动,还能创造,体现生命的高贵和活着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做儿做了几十年,到娘老了,我似乎才开始读懂娘这本书,才初步领悟一辈子闲不住、劳动成习了的娘给儿出的思考题。其实,孝顺有两层含义,“孝”为最基础,“顺”乃高境界。做儿女的,尽力孝娘较易,费心顺娘较难。孝娘,只要心好,心痛娘,能走进娘的日常生活就行,让娘物质上的需要得到满足。顺娘则要心细,要理解娘的想法、包容娘的缺点、顺从娘的任性,让娘在晚年能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保持自己已经成习的行为习惯,真正走近娘的内心世界,让娘不因年老寡居而孤独失落,不因体弱无为而自闭自弃,顺老,是一件需要用心去做的事。俗话说,老变小,小则刁,想想自己小时候,娘端屎端尿、喂奶喂饭的用心呵护,等娘老了变小了,做儿做女的就应该想到,怎么去回报娘的养育之恩,在不危急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就应该由着娘顺着娘包容着娘,让娘心里不憋屈,脸上有笑容,让娘的精神世界充实而满足,才是最大最好的孝。</p><p class="ql-block"> 而今,娘走了,走了快两年了,儿子的习惯还未改,空水瓶攒了一个又一个,旧书报积了一摞又一摞,废纸壳收了一捆又一捆,办公室堆满了,车库里堆满了,娘不在了,这些能让娘高兴的好东西,儿子送给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无娘的中秋节,儿想娘的泪水流给谁?</p><p class="ql-block"> 人往往是失去了的东西才知道其珍贵,才懂得去珍惜。</p><p class="ql-block"> 喊娘喊了半个世纪,有娘过节五十五年,有娘的幸福,儿知否?悟否?惜过否?妄过否?而今,娘走了,在一个个无娘的日子里,想娘的儿子才真切地体会到那无娘的滋味。</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个看不见家乡的地方,才知道儿想娘;</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个听不见乡音的地方,才知道儿想娘;</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个看不到娘身影,听不到娘呼唤的日子里,我才知道,当儿子的人越上年纪越想娘。</p><p class="ql-block"> 找得一个无人看得见泪影的地方,一个无人听得到哭声的地方,一个形单影只、灵魂自由的地方,我才知道,一个平时在人前装模作样、有泪不会轻弹的儿子,想娘的时候可以尽情地痛哭。</p><p class="ql-block"> 而今,又是一个无娘可喊,无娘应答,无娘相见的节日,月饼嚼成了苦味,月亮望成了泪眼,一根一根的香蕉、一丝一丝的面条、一张一张的旧报纸都变成了儿对娘的思念。</p><p class="ql-block"> 今夜的月亮真皎好,光如细丝缠指,色如暖唇抚脸,境如清池洗心。</p><p class="ql-block"> 我问月亮,娘一个人在山里冷不冷?娘一个人在夜里怕不怕?娘一个人在那边,身子还累不累、心里还烦不烦?娘走了,走得那么久远,儿再怎么去孝顺娘?</p><p class="ql-block"> 月亮说,香蕉可以摆在娘的遗像边,面条可以放在娘的墓碑前,空瓶子、旧书报、废纸箱都可以给娘烧成一叠叠纸钱。娘可以闻到那一根根香,娘可以看到那一碗碗鲜,娘可以抚摸到那一缕缕烟,娘在那边就会一切安好。</p><p class="ql-block"> 娘走了,儿还得好好地活下去,活得像娘一样勤劳,像娘一样节俭,像娘一样心善,不让娘在天堂里还怄气,努力地活像娘所期望的样子,活成不给娘脸上抺黑的儿子。</p><p class="ql-block"> 没娘的中秋节月共谁圆,想娘的煎熬夜思同谁诉。想娘想多了心会成痴,想娘想久了脑会生幻,想娘的人,望山山是娘、娘就憩息在大山中,见树树是娘、娘就安睡在林里面,感光光是娘,娘就影在儿身上、活在儿心间。春夏秋冬每一季,朝霞夕辉每一天,鱼游虾跳、蜂飞蝶舞,从鸟语花香到星灿月圆,一世界的美好一世界的思念,一世界的思念一世界的娘。</p><p class="ql-block"> 一世界的娘生养了一世界的儿女,一世界的儿女都应好好地去珍惜每一个有娘可喊、有娘可孝、有娘可顺、有娘可亲的日子,给娘多剥一根香蕉、多端一碗面条、多捡几个空水瓶、多收几摞旧书报,陪娘多吃几餐饭,多讲几句话……。</p><p class="ql-block"> 娘在的日子,儿把娘捧在手心;娘不在的日子,儿把娘放进心房。</p><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20日凌晨首书于郑家堡</p><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21日凌晨再改于畔湖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重 阳 之 问</p><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14日)</p><p class="ql-block"> 中秋又重阳,有节不见娘。</p><p class="ql-block"> 人间儿安好,天堂娘怎样。</p><p class="ql-block"> 问月语无声,问雨泪成行。</p><p class="ql-block"> 叶叶秋黄坠,枚枚都思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