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家乡稻花香

县人大 - 张雪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范东升</b></h1> <h1><b> 古人辛弃疾有一首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每当读到其中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一句,每当闻到稻花香的时候,就会勾起我对家乡的回忆,对家乡的向往,更加增强了我对家乡的热爱。今年初秋季节,我又一次闻到了家乡的稻花香,又一次勾起了我对过去生活、工作的回忆,勾起了我对家乡水稻生产历程的回顾……</b></h1> <h1><b> 我的家乡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的河南省商城县,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人民勤劳,物产丰富。在21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80多万亩耕地可供耕种,其中水田有70多万亩,适合水稻种植。加之全县境内塘堰库密布,水产品丰富,我们的家乡是大别山中知名的“鱼米之乡”。</b></h1> <h1><b> 我是闻着家乡的稻花香,吃着家乡的稻米长大的。回顾家乡种植水稻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建国前后,以传统的高秆稻为主;农业学大寨到改革开放初期,实现了高秆改矮秆品种;改革开放中期,我们成功引进了杂交水稻;进入本世纪初,智慧勤劳的家乡人民,又进行了水稻种植的改革,探索实行了稻鸭共作、稻渔共作等新型种植模式,并且成功引进了再生稻等新型水稻品种。</b></h1> <h1><b> 家乡水稻生产方式的改变、水稻品种的更新,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得益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从而不断引进新品种、应用新技术、改进新方式,家乡人民的生活也实现了从过去吃不饱,到后来吃得饱,又由吃得饱向吃得好的转变,特别是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家乡人民不仅吃得好,而且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我也很有幸,赶上了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作为一个农村出生长大的孩子,我考上了农业学校,毕业后回到农村工作,由一名技术员到副乡长,到乡党委书记、副县长、政协主席、人大主任,虽然工作岗位变化了很多,但是我每年都与水稻打交道,每年都能闻到家乡的稻花香。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随着家乡水稻种植方式和品种的改进,现在家乡变得越来越美好,我成了家乡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记录者、讲述者……</b></h1> <h1><b> 改革开放前,我在家乡长竹园乡度过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那时,由于家乡地处山区,人多田少,加之实行的是大集体劳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低,特别是没有合适的水稻品种,粮食产量低,每年都处于缺粮状态,大人小孩都吃不饱,过着“糠菜丰年粮”的生活。每当春节过后,家中的粮食基本吃完,就进入了青黄不接的时节,只好吃一些糠菜充饥。到了夏天,小麦熟了,也只能吃一两个月的时间,就盼着水稻收割了。在这个时候,我走到田边,看着生长的水稻,闻着稻花香、摸着饥肠辘辘的肚皮、联想着即将成熟的稻子变成米饭的情景,不禁流下了口水。家里的亲人们为了照顾我的学习,省出口粮,让我每周带六七斤白米到学校吃,才使我把两年的初中和两年的高中顺利读完,于1978年秋考上了大学。所以,我的学习成功是建立在家中的亲人们省吃俭用,他们自己吃糠菜、吃南瓜和红薯,把白米省给我吃才换来的,我十分感激亲人们的养育和关爱。每当我回忆这一段经历,都不禁热泪盈眶。</b></h1> <h1><b> 1981年,我从信阳农专(现在的信阳农林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李集乡任农业技术员。当时,我们家乡刚刚实行联产责任制,水稻品种也由矮秆的“84矮63”向“桂朝2号”等新品种改变。我在何楼村熊炳发家的责任田里进行“桂朝2号”种植实验,取得了亩产1100斤的收成,这在现在看起来不算什么,但在当时是高产的典型,后来全乡推广了这个新品种,淘汰了“84矮63”等老品种。</b></h1> <h1><b> 1983年,我到县农业局工作。参加全县的《农业区划》编写工作。在下乡调研过程中,我发现地处我县南部山区的一些高寒村的水稻在秋天来临,特别是刮“寒露风”时,出穗结实率低,产量不高,有的地方的水稻产量甚至不到山下的一半。于是我利用我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水稻“籼改粳”实验,将南部山区高寒村的水稻由籼型品种改为粳型品种。我通过联系信阳地区农科所的田玉甫老师和省农科院的孙冬梅老师,引进粳稻品种,到长竹园乡的磨盘山、达权店乡的金岗山、冯店乡的风坡山等村组种植,解决了高寒山区水稻抽穗时遭到“寒露风”的问题,取得了平均亩产800多斤的收成。看到农民脸上为能取得水稻丰收而高兴的笑容,闻着粳稻的稻花香,我这个被山里农民亲切喊为“范技术员”的心里也是充满了无限的幸福。正是由于我工作成绩突出,1983年,我被评为助理农艺师职称,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b></h1> <h1><b> 1985年,我到河风桥乡任副乡长,主管全乡的农林水等工作,其中一项就是推广杂交水稻。我和胡明山、李广德等几个同志一起,春天去农民家讲解种植杂交水稻的好处,落实杂交稻面积,指导秧苗下种;夏天去各村组,深入到田间指导病虫害防治;秋天去田埂上闻一闻杂交水稻的稻花香,与农民一起查看每个品种的生长状况、预测每个品种的产量情况,共同感受丰收的喜悦。</b></h1> <h1><b> 1993年,我任白塔集乡党委书记,当时的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粮食生产,推广普及水稻良种良法,也是我们乡里的主要工作之一。通过几年努力,全乡水稻都更换成了杂交水稻品种。正是由于有我们这样一批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齐心协力的工作,商城的杂交水稻引进时间早、推广面积大、平均产量高,成为信阳杂交水稻高产示范区。2007年9月11日,《科技日报》以“超级杂交水稻在河南创产量最高纪录,亩均859.4公斤”为题,报道了我县杂交水稻生产的可喜成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闻讯,将我县定位超级杂交水稻“种三产四”工程示范基地,并于2008年9月亲临商城,指导示范基地建设,并主持召开丰产工程现场观摩会。袁院士在此后的多次全国性会议上都提到了商城的杂交水稻示范基地,宣传商城的杂交水稻生产的情况,提高了商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b></h1> <h1><b> 后来,我的工作地点、工作职务虽然有一些改变,但不变的是,我一直也没有离开过农业农村工作,特别是近几年到县人大工作以来,我任商城县特色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在大力发展我县茶叶、油茶、中药材等特产生产的同时,也参与了水稻种植方式的改进、新品种的引进等工作,使商城成为“再生稻种植”大县、“稻鸭稻渔共作”大县。目前,家乡水稻种植面积近60万亩,其中再生稻十多万亩,稻鸭共作、稻渔共作十多万亩,占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采取新型种植方式生产出来的水稻,不仅产量高,而且米质好,“商城鸭稻米”、“商城九月寒再生稻米”等优质大米成为商城农产品的知名品牌,成为信阳、郑州乃至上海、杭州的“抢手货”,商城的优质米产业成为家乡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又一支柱产业。</b></h1> <h1><b> 每当立秋前后,水稻扬花季节,我都喜欢下乡走一走,听一听田中的蛙声,闻一闻稻花的香气,回味儿时家乡的生活,期望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家乡的水稻、家乡的稻花香,是我儿时的记忆,成年时的期盼,也是我对未来的祝福。每当闻到稻花的香味,我都在心里默默祝福我的家乡,水稻生产再创新成绩,稻花飘香再增新特色,人民生活再上新台阶。我们要进一步扩大家乡优质米的生产规模,加大对家乡优质米的宣传推介力度,让家乡的稻花香香遍全国,让家乡的优质米走向全国,让家乡人民生活更加富足,让家乡的明天更加美好!</b></h1> <h3 style="text-align: right">( 2021年8月12日于商城人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