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梵高的脚印( 一 ) - 梵高博物馆

冰山一来客

<p class="ql-block">在最近一次欧洲之行中,在巴黎参观了巴黎的奥赛博物馆, 在荷兰的阿姆司特丹覌看了梵高博物馆,在法国南部小城阿尔勒(Arles), 看到梵高最后岁月中画作地。不经意地走过梵高的有关的地区。七月廿九日梵高忌日即将到来,不由得要写下点东西来纪念这位令人窒息的天才。</p> <p class="ql-block">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是全世界收藏梵高作品最多的博物馆,里头主要展示梵高不同时期的作品以及介绍其毕生生平。该博物馆收藏着梵高将近500幅素描、4本速写、大约800封书信以及200幅油画。</p> <p class="ql-block">梵高是27岁的时候才决心当个画家开始画画的,绘画生涯止于他37岁自杀,其间仅有短短十年,这十年当中他只卖出过一幅作品,所以非常穷,经济上完全由弟弟提奥的接济才能生存。</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里面有展示他的画作背面,画作背面常常是另一幅画的草图,是因为他很穷所以只好正面画完再画反面;他的画作通常尺寸不大,因为这样才能节省画布颜料等成本;作品很多都是自画像,也是因为他没钱请模特儿,所以只能照镜子自己画自己、向日葵或是画一些生活周边的物品和人物。</p> <p class="ql-block">梵高博物馆周围有了长满绿草的广场,喜欢这样的草坪,可以走,可以坐,躺着也不会有人过来打扰你,斥责你不文明,一切随你。</p> 现在规定博物馆内不许拍照,入馆前要存包,以下所用照片都来自互联网。<br><br>美术馆有四层,面积挺大的。注意,馆内禁止拍照,虽然很想说拍照留念,我也不好不遵守。 <p class="ql-block">梵高博物馆的纪念品商店里有各种关于梵高的纪念品。最值得推荐的是用梵高的画做成的海报,所有海报画中最畅销的就是《向日葵》。</p> <p class="ql-block">梵高为什么死后才成名?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女人的名字——乔安娜·梵高,文森特梵高的弟弟提奥的妻子。在梵高自杀后,弟弟提奥不久后也去世了,剩下几百幅画作和几百封信件畄给提奥的妻子乔安娜。非常幸运,这个女人没有把这些画当废品卖掉,相反的,她比她的丈夫更努力的去推销梵高的画,一次次的努力办展。前几次展不是很成功,直到有一次在巴黎办展,吸引来当时的野兽派画家马蒂斯一群人,梵高的画这时才开始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p> <p class="ql-block">然后,欧洲的许多博物馆纷纷向梵高的画作打开大门,梵高终于获得了他该获得的名声。在乔安娜办展期间,她卖掉了一些梵高的画来弥补支出。她死后,梵高的画都给了提奥和乔安娜的儿子,小文森特·梵高,这位小文森特没有遗传伯父的艺术细胞,是一名普通的工程师,但是他跟他伟大的妈妈一样保护着这些画作,最后以捐出收藏为条件,向荷兰政府申请建立梵高博物馆。于是,我们得以有幸在此欣赏梵高的画作。</p> 梵高生前的心愿是“总有一天我会找到一家咖啡馆展出我自己的作品”。这个愿望在生前没能达成,但在梵高去世后,经过梵高家族两代人的努力,欧洲争相为他建造规模宏大的美术馆,梵高最终走上了人类世界的艺术巅峰。<br> <p class="ql-block">农民,文森特·梵高。他是这样称呼自己的,他厚道得近乎偏执的性格和对艺术的执著,都源于那双被他自己画过好多种颜色的双眸,忽而蓝忽而绿忽而黑有时是近乎金黄色。他就是那样把根扎向泥土深处,更深处的农民视野,去看这个世界的。所以看梵高的画无须有多少历史知识和专业素养,只要用心去感受就可以了。</p> <p class="ql-block">《吸烟头骨》之所以抓人眼球、撼人心房,是因为骷髅头上的每个笔触都饱含着梵高的真情实感甚至是悲剧意识,他赋予头骨新的生命,令其十分享受地吸着雪茄,那道白色的燃烟从容潇洒。曾有专门研究梵高的学者认为,梵高这辈子画了许多自画像,但应把这幅《吸烟头骨》看作是梵高的第一幅自画像。</p> <p class="ql-block">1886年2月底,梵高来到“艺术之都”巴黎,这幅画是梵高在巴黎创作的第一幅油画自画像。</p> <p class="ql-block">此幅《自画像》是梵高于1887年所绘,被认为是梵高艺术生涯的代表作。据阿姆斯特丹馆长Taco Dibbits先生介绍,时年34岁的梵高爱上了长他15岁的酒吧老板阿葛斯蒂娜,但是这段恋情没持续多久就因双方不断争吵而结束。梵高在画这幅画 时,特意戴上礼帽穿上夹克,还系了丝巾,以此显示他城市居民的身份。但显然 他对这身装束并不情愿,这从他严肃的眼神中就能看出。</p> <p class="ql-block">《向日葵》系列是梵高最典型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是梵高的第一幅《向日葵》作品,创作地点是巴黎。根据当下美术界的研究结果,凡高共创作了11幅《向日葵》,其中4幅是在巴黎创作的,另外7幅是在法国的一个小镇阿尔勒创作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梵高在阿尔所创作的第四个向日葵作品,也是该系列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画中15朵向日葵从一只简单的陶罐里冒出来,背景是耀眼的黄色。花儿有的新鲜挺拔,环绕着火焰般摇曳着的花瓣,有的则快要结子,已经开始凋萎。这些简单地插在花瓶里的向日葵,呈现出令人心弦震荡的灿烂辉煌。</p> 2002年12月7日凌晨,两名盗贼翻过屋顶潜入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偷走了梵高的名画《斯海弗宁恩海滩》和《离开尼厄嫩教堂》。荷兰警方不久即抓获两名嫌疑人,但画的下落不明。 到2017年才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地区的斯塔比亚海堡一处毒贩小屋中被查获被偷走的梵高两幅名画。 斯海弗宁恩海滩是荷兰最著名的海滨,该作品用粗线条和明亮的金黄色表现暴风雨来临前咆哮、激荡的大海。梵高坐在海牙附近的斯海弗宁恩海滩上,需一边作画,一边抵抗海风肆虐,许多吹袭而来的沙子和着潮气打在画上,但画的表面依然可以看到遗留下来的一些小沙粒。<br> 《离开尼厄嫩教堂》这幅画是梵高为母亲而作,那一年,她折断股骨,终日躺在床上。不过画上的尼厄嫩教堂也与他父亲相关,他父亲两年前成了该教堂一名牧师。 现在这两幅画又回到家里梵高博物馆,向大众展出了。 <p class="ql-block">这幅《吃马鈴薯的人》(The Potato Eaters)是梵高接触印象派之前的最重要作品。 我们彷彿能听見这群小人物為生活掙扎的喘息声。《吃马鈴薯的人》是梵高接触印象派之前的最重要作品。 梵高说:“我想传达的观点是,借着一台油灯的光线,吃马鈴薯的人用他們同一双在土地上工作的手从盘子里抓起马鈴薯 - 他们诚实地自食其力”。</p> <p class="ql-block"><br></p>梵高写给弟弟提奥的信,随信附上《吃土豆的人》手稿,该画作是梵高是画家自认为其最好的作品。 <p class="ql-block">梵高在纽恩南时和当地农民的女儿高迪娜•德•格罗特(Gordina de Groot)有过接触,也爱念过她。把她也画在"吃马铃薯的人"的画中。</p> <p class="ql-block">1888年6月,梵高游览了圣玛利海滩上的圣玛利渔村。圣玛利( Les Saintes Maries de laMer),是法国南部普鲁旺斯地区的一个地中海边的渔村,梵高在此完成了几幅以渔船为画题的作品.这幅画是梵高在纽恩南时期的最佳杰作。同样构图的习作有两幅,素描与速写各一幅。</p> 花魁(梵高临摹西斋英泉作品), 即使临摹,梵高也很有创意地为作品画了一个画框,并用鹤与青蛙暗示了她的身份。对浮世绘技法、表现方式的借鉴,也是梵高巅峰时期艺术作品的重要特色。<br> <p class="ql-block">1888年5月梵高在阿尔勒租了一间住所居住,因为它的外壁涂成了黄色,故被称为"黄房子"。画面上建筑物的右侧即是梵高的住所(正面的窗户涂成绿色和黄色的部分)。梵高很早就向往"艺术家的乐园",因此希望这个家能成为南法的"未来画室",并且希望能够尽快地接他的穷朋友高更来一起共同生活(高更于10月20日到达阿尔勒)。在这一张画上,由广阔前景的土黄色地面,即向两旁延伸的马路,到小建筑物正面的硫磺色与一大片天空的绿色,这些颜色之间相互呼应,构成了色调的转移。</p> 在梵高所有传世的画作中,阿尔勒时期的画作极富盛名,其中《卧室》就是梵高最有名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他最得意的作品之一。<br>这幅画里的居室,这是一间充阳光明亮的暖色调的小屋,它十分简朴,却能给人以亲切之感。画中对空间感的处理与他的对风景画处理方式相同,都采用后退空间感。鲜明的色彩对比让人产生极强的心灵愉悦感。<br> 《收获》 是梵高看做是他最成功的画作,他画出了阳光灿烂的风景和乡村生活活生生的呈现于画面,构成收割的各种细节都出现在画面中。 <p class="ql-block">鳶尾花 (Irises)。1890年時梵高在圣雷米的疗养院所画,紫色的花朵和柠檬黃的背景有強烈的色彩对比,不过紫色中的紅色顏料随着時間而褪色,所以現在看起來反而像是藍色。对于这幅画, 他曾做这样的说明:“紫色(由紫 色到深红色、纯藏青色)的花束, 在鲜丽的柠檬黄背景下浮现, 而花束本身另有黄色的色调。放置花瓶的台面, 表现出不配衬的补色效果, 但这种强烈的对比, 格外鲜明。梵高给妹妹威尔和弟弟提奥的信上, 都曾提及此画, 梵高本人好像很欣赏这幅画。</p> 梵高曾梦想有一个家,但这梦想被现实残酷地粉碎了。可以想象,当他听到提奥有了孩子是多么喜悦,他看到了新生命,看到了充满希望的未来。于是他画了这幅杏花,作为贺礼送给自己的侄儿。早春时节,杏花最早开放,预告着新生命的开始。<br>《盛开的杏花》一反梵高以往绘画的狂放、浓烈、炽热的激情,也撇弃了厚厚的涂彩,《盛开的杏花》一片清淡雅致,一眼就能看出受到了日本版画的影响,但细看每一片花瓣,似乎都是活的,没有一点呆滞,流动着生命的气息。<div>这是他躺在了地上,仰面朝天,创作了绘画史上最优美的作品之一。现在这幅画已成为梵高家族精神的象征,被挂在每一代梵高后代新生儿的床头。<br></div> 《雷雨云下的麦田》, 梵高在写给母亲的最后一封信中提到这幅画时说:“我正埋头作一幅以像海那样广大的丘陵作背景, 有黄色与绿色微妙色彩的广漠麦田的画。这一切存在于青色、白色、粉红色、紫色等色调的微妙天空之下。我现在非常的安宁、肃静, 可以说很适合于作这幅画。” 《乌鸦群飞的麦田》是梵高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或许也是引发最多猜测的作品。在创作这幅画之后仅数周时间,梵高就自杀了。这幅画被认为是梵高最后的一幅画,成群的乌鸦在昏暗阴沉的天空中飞舞,一条小径前无去路 - 这一切都预示着他的死亡。但是这些都仅仅是猜测,自今也未得到任何证实,而麦田也是梵高最喜爱的绘画主题之一。<br> 这幅画充满着恐怖、不祥的感觉, 梵·高似乎已经超越了灵魂上的生死境界, 置身于异世界的试炼, 并试图将此世界置于笔下。 《乌鸦群飞的麦田》里的麦田、小路、泥土、野草几乎都被简化到只剩笔触,但却堆叠出梵高心里的抑郁、焦虑、抵抗,以及无所遁逃。<br> <p class="ql-block">《阿尔勒的红葡萄园》, 这幅画是凡高生前唯一卖出的作品。买这幅画的人名叫安娜·博赫,一位比利时艺术家兼收藏家,在1890年初她曾支付400比利时法郎买下这幅作品。这是一幅很漂亮的风景画,普照的阳光、火一般的光线的扩散、血红色的葡萄园、热情和精张的色调的炽热。</p> 《奥维尔市政府 Hôtel de Ville》. 1888年在阿尔勒患上精神病,割下自己的右耳,还送给了一个朋友留纪念,1890年在巴黎附近的小镇奥维尔(Auvers-sur-Oise)开枪自杀,并葬在那里。<br> 梵高和他的弟弟提奥长眠的墓地。提奥一生对于哥哥的艺术才华和人生追求及其敬佩和仰慕。梵高逝世半年后因精神崩溃也随之离世。<br> <p class="ql-block">乔安娜·梵高的另一桩伟事,是她整理了梵高和提奥之间的652封书信,这才让我们更了解梵高是一个怎么样的人。</p><p class="ql-block">要说梵高的感情经历只能用五个字来形容:得不到的爱。 </p> 就世人所知,年轻时的梵高曾向三个女人求过婚:1872年向卡罗琳•汉尼贝克(Caroline Haanebeek),1873年是尤金妮亚•洛耶(Eugénie Loyer),还有1881年的凯伊•沃斯•斯特里克(Kee Vos-Stricker)。出于不同的缘由,三位女子都拒绝了他。<br> 文森特的父亲,西奥多鲁斯·梵高(Theodorus van Gogh, 1822–1885) 文森特的母亲,安娜·梵高-卡本特斯(Anna van Gogh-Carbentus, 1819–1907)<br> 这是梵高母亲的肖像画,创作于1888年10月,通过这幅油画,可以看出,虽然梵高的内心那样孤独寂寞,忧郁哀愁,但他对母亲是一种真诚的爱,向往爱的世界。画面母亲的慈祥,表现出画家内心深处的美好祝福和希望。梵高是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有父亲、母亲, 两个弟弟,三个妹妹。遗憾的是,梵高给亲人画的油画,仅此一张,甚至连与他最亲密的弟弟,提奥·梵高也没给他画过。<br> 提奥·梵高,1882年<br> 从梵高留下的信件来看,他一直渴望爱情,但在求爱的路上却饱受失落。 <br> 早在1872年,乳臭未干的梵高就对远房表妹卡罗琳•汉尼贝克(Caroline Haanebeek )动了心。 但此时的梵高还处在青春期懵懵懂懂的状态,他对卡罗琳的爱无缘无故,最后卡罗琳嫁给了另一个人。<br> 1873年梵高被调到英国斯托克维而的南安普顿街分部工作,居所则在哈克福德路87号。这期间, 梵高爱上了房东太太的女儿尤金妮亚·洛耶(Eugénie Loyer),但是梵高表白遭拒。<br> 1881年8月,梵高新寡的表姐凯伊•沃斯•斯特里克(Kee Vos-Stricker)来访, 梵高又一次坠入爱河。<br>梵高向凯伊求婚,随后遭到拒绝。科妮莉亚的原话是:“不,永远没有可能”。<br> 此外,梵高还有四段没有结果的恋情.<br><div>1882年,梵高在海牙救助了一位怀孕的妓女西恩•霍伦尼克(Sien Hoornik),她的身边还带着一个年幼的女儿。梵高从街上遇到这对可怜的母女,随后在自己住的小画室里收留了她们。梵高对于成家的渴望似乎在那段时间里变成了现实。<br>显然这种恋情是梵高家庭完全无法接受的,更何况西恩是天主教徒(梵高父亲是新教牧师),并且西恩的母亲觉得梵高只是为了让西恩当免费的模特,于是西恩被她母亲叫了回去,重操旧业,好挣点生活费。在家庭的压力下,梵高最终离开了西恩和她的孩子。<br></div> 1884年,文森特和他的父母一起搬回纽恩南, 邻居的女儿玛戈特·贝格曼( Margot Begemann),在梵高献身于绘画时一直陪伴着他,并爱上梵高,梵高也予以回报。<br>他们决议结婚,但遭到双方家人反对。虽然这段感情也是让梵高痛苦的无疾而终,但玛戈特被认为是唯一真正爱过梵高的女人。<br> 1885年梵高在荷兰纽恩南与歌迪娜结识,她是一个农民的女儿,也是梵高名画《吃土豆的人》里的一个角色。<br>后来歌迪娜怀孕了,所有人都认为孩子父亲是梵高,但梵高自己矢口否认,后来证明他对怀孕没有责任。但梵高至少为歌迪娜画了20幅画像。<br> 从1886年12月到1887年5月,梵高和阿葛斯蒂娜发生了一段恋情,阿葛斯蒂娜是意大利人,在法国巴黎克里什大街拥有一家餐厅铃鼓咖啡馆。阿戈斯蒂娜似乎是文森特爱上的最后一位女士。<br> 依次看完梵高不同时期画出的作品,两个小时的时间浓缩了梵高的一生,看完之后内心还是很受震撼的。<br>梵高很多画中都出现过沉浸在爱情中的情侣,也把自己的画作为礼物祝福过很多情侣。梵高没有一段持久稳定的爱情,但他有灵感女神相伴,在艺术中达到了永恒。<br> <p class="ql-block">梵高具有艺术家的特质,性格孤傲而偏执,感情坎坷,生活贫穷,对艺术执著而勤奋。</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的荷兰国家博物馆则是把展览重点大部份都专注于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上,正在展出镇馆之宝是伦勃朗的《夜巡》和 维米尔的《倒牛奶的女仆》,馆内可自由拍照。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