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令人向往的远方

一粟瀚海

<p class="ql-block">  “四面重峦障,五溪曲水萦。红根已深植,今日正繁荣。”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的诗道出了井冈山的青山绿水和红情。机缘而再,正值十里杜鹃傲然开放时节,我又再上井冈山。</p> 从南昌驱车前往,待到山上安顿下来时,已是傍晚。于是,我们先到了井冈山最为有名,也最为百姓所知的地方——五指山。人民币一百元纸币背面的秀丽挺拔的山峦背景正是此山,它是井岗山的主峰,位于罗霄云脉段,形状如人之五指,据说那里还是原始森林,山上云雾缭绕,灵气十足。 远眺相间的五峰,让人不禁想起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和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山风阵阵,仿佛诉说着当年红军的艰辛奋斗。 夜晚的井岗山,天街比较热闹,平和而亲切的江西老俵不时招呼着游客。天街其实就是商品一条街,商品以木雕为主,辅以竹制品和一些井 冈山周边特有的菌类、茶叶。农家乐的门前卖艺歌手唱着映山红响彻云宵,红色味足。 杜鹃花展是在广场边的一处室内,姹紫嫣红,煞是好看。然终多是盆景,却不如山峦叠嶂,红绿相间得自然。 到了井冈山就不能不去黄洋界,当地人说不到黄洋界就等于没到井冈山。第二天一早,我们换旅游车上黄洋界。黄洋界上人多,熙熙攘攘。遇一队身着“红四军”军服人。导游说,他们是干部学院学习的,必修课为“重走长征路”,从山下爬山上黄洋界,大概步行半小时的路程。不知道这一拨队伍是哪个单位的,有年青者,有年长者,有女子,精神风貌并不是很好,若是评判,上不了“正规军”之列。黄洋界上有纪念碑,毛朱题词,留影的人非常多,我们匆匆而过。 黄洋界为昔年井冈山五个著名哨口之一,当时的战壕还依稀可见,最为险峻,当年为抵挡赣军、湘军的工事,地势非常复杂,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当时若不是国民党用二百块大洋买通了当地的一个屠夫,通过挑粮小道包抄上山,井冈山反围剿的斗争历史时间更长。虽然哨口现在只有在原址的一条浅浅的沟,摆了一门复制的炮,下面的座基上刻着毛泽东那句著名的“黄洋界上炮声隆”,尚能遥感那年那月的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顿时让人激清澎湃,想岿然不动、森严壁垒、众志成城,那是何等的气概!敌军何以不宵遁? 春天的井冈山区“红”透半边天:参天水杉之间,浓荫梧桐之下,密密匝匝的杜鹃十分绚烂,或红色、或粉色、或白色,参于绿色山林之中,斑斓色彩。微风过处,花影绰绰,如裙摆飘飘,让人沉醉。 最美的地方应为被誉为“杜鹃山”的笔架山。每年四、五月间,各色杜鹃花沿着笔架山山脊两侧竞相开放,在高峻的山崖间形成了一道亮丽的“十里杜鹃长廊”,我们是乘缆索上的山,然后爬了约有十几分钟的山路,到达长廊。 行于此间,犹如仙境中行走;居于长廊间,近看红花映目,远眺群山翠绿,云雾缥缈。一朵朵昂首微笑的杜鹃花,正是井岗山别样的风情。 中午时分下山,去龙潭。井冈山被朱德称为“天下第一山”,而龙潭的索道被称为“天下第一索”,倒不是因为索道之长冠于天下,而是它的缆绳成45度转角由山下到中间平台而转,加之四周飞溅的瀑布和深不见底的山谷,令人惊叹。 龙潭有五个梯状的气势磅礴的瀑布和深潭组成,依次有仙女潭、飞凤潭、珍珠潭、金锁潭、碧玉潭。因为坐于缆车中,忽略了哪是哪潭、哪是哪水,低头望去,碧水泱泱,怪石嶙峋,汀芷竞秀,惊恐之余又是怡然。 其中最为漂亮的是山底仙女潭。那瀑布如人间仙女,凸凹有致,幽静悠美,虽然不在庐山间,也能体会到什么叫“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下山时,想起袁鹰写的《井冈山散记》,多年过去了,沿途绿树更加成荫、满目青山翠竹依旧。问自己,我们还有过去那般火热的情怀吗?或许,时空轮转,但青春热血还是一样的吧。 <b>附:</b><div><b> 《西江月·井冈山》</b></div><div><b> 毛泽东<br></b>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br>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br>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br>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霄遁。</div>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