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海拾遗

小草

<p><b style="font-size: 22px;">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庚子年。从新冠肺炎的爆发,旱涝、水灾、地震······天灾、人祸,无一不在诉说着今年的多灾多难。从新年伊始,我们听到看到的都是太多不幸的消息,在这注定是人类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里,难过,悲痛,百感交集,驻足,宅家伴随了我们相当的日子。今年的诗和远方也不幸搁浅。想起灾难片《2012》中的一句台词: “在大自然面前,我们都是渺小的;在巨大的自然破坏力面前,我们都是无力的……” 这句话似乎验证了 2020 年的我们。当然,除却灾难与不幸,我们的生活与日子还是得继续前行,平凡的生活,不平凡的过着,原以为来日方长,却深刻体会到了世事无常。平淡安暖的日子是多么值得珍惜啊!2020年,日常生活中也注定赋予了我有这次不同寻常的上海之行的使命与责任。愿上帝眷顾我们!眷顾整个人类!“待到山花烂漫时我们都在丛中笑”成为我们期盼的未来,未来一定是美好与光明的……</b></p><p><b style="font-size: 22px;"> 2020.7.26日,我怀揣着使命与责任,在不寻常的日子里踏上了飞往上海的航班。在上海的45天里,我特意去走访与拜歇了老上海的海派文化发源地……有人说,上海是摩登的现代女郎,又有人说,上海是温婉的江南女人;有人说,上海的一切都太快了,上海在掐着秒表过日子,又有人说,想读懂上海,必须找个街角坐下来喝着咖啡慢慢品。提起上海,脑中浮现的是摩天大楼,满目繁华的夜景,纸醉金迷的商厦与霓虹闪烁的不夜城,十里洋场。却又让人想起张爱玲、窈窕旗袍、老上海滩、百年前的法租界、江南烟雨。上海,这座魔都,究竟“魔”在哪里呢?在2020疫情期间又有什么不同呢?2020年,注定根植于我们的记忆;2020年,注定是终生难忘的一年。</b></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7.26日:说走就走的行程,在匆忙中奔赴上海……</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7.28日: 肇周路上一教堂。</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7.30日:晚饭后在凉台上乘凉,看到了上海的火烧祥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7.31日:特喜欢吃上海的各式早餐和网红烧卖。</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8.3日:上海持续的高热,每天都是35、6度的高温。白天宅家,晚上出门逛商场、逛超市购物并寻凉。找一找清凉一夏的感觉!在上海的夏天真还难捱呢!还是怀念爽爽的贵阳……😜🤭</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8.4日:每个人心中的上海,是什么样子的呢?也许是小资?也许是腔调?是繁华?是老洋房?或是一句“侬晓得伐?”“阿拉上海宁”……在本地人心中,有一个名词能代表了整个上海的味道,它既是海派文化所蕴涵的根,也是上海弄堂文化的源。其实每个老上海人心里都有弄堂情节。这里与平日纸醉金迷的上海不同,这里有一个个熟悉的、真切的生活场景和日常烟火味道……</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8.5日:“黑格比”台风在上海绕了一圈,今天终于走了。上午出门去吃上海“王中王”生煎包及豆花。这是我在上海期间最爱来光顾的地方。上海生煎包底部总是煎得金黄焦香,肉馅中加上满满的肉汁,闻起来鲜香无比。吃完早餐回来被雨淋湿,也算感受了一把台风中雨☔️伞下的浸润……🤭🤭🤭</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散步途中经过西门小区,其老建筑都有近百年的历史。此行上海,我最想光顾与了解的是上海老建筑与弄堂。上海不仅有着繁华的夜生活,还有老上海平凡的弄堂故事。一条弄堂,都藏着几代人的沧桑与变迁,纵使年华逝去,高楼林立,仍有些弄堂守候在这里,留给上海一段“五味杂陈”的记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上海弄堂1925年的建筑,今天的模样,在近百年历史的变迁中,它有过什么样普通人家的故事呢?</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上午倾盆大雨,下午晴空万里,气温比上周凉快了几许。晚饭后,天气好,去散步,决定徒步去外滩,导上航,一路逛着走,才有了今晚的“14582”步。外滩,依然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灯红酒绿,灯火阑珊,与N多次的前来所不同的是游玩的游客几乎全都戴上了口罩……🤭🤭🤭</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站在外滩看霓虹闪烁,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融,外滩的历史建筑与浦东的摩天大厦交相辉映。</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东方明珠电视塔是全上海,乃至全中国的一颗掌上明珠。尽管这座地标,曾经的亚洲第一高楼,在高度上早已被后来者居上。但东方明珠在上海的地位,从未动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陆家嘴全上海最繁华的繁华,都在这里了。上海中心大厦、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三座摩天大厦组成了金融核心区。数百层大楼给人的那种威严和震撼,只有真正身临其境才会懂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流光溢彩不夜城!</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外滩上的上海地标——东方明珠。</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散步行走中的外滩景观……</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上海滩一侧是极具年代感的政府公署、银行、饭店、俱乐部、商行。一侧是数百米高的摩天大厦。一条穿城而过的黄浦江,似乎划分出了两个不同的时代。</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外滩无论再怎么人潮拥挤,也有长盛不衰的巨大魅力。沿江边吹着风,慢慢走,细细品。一岸是充满老上海风情的万国建筑群,一岸是都市繁华的陆家嘴。</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8.7日:每个人心中的上海,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也许是小资?是腔调?是繁华?是老洋房?或是一句“侬晓得伐?”“阿拉上海宁”……在本地人心中,有一个名词能代表了整个上海的味道,它既是海派文化所蕴涵的根,也是上海弄堂文化的源。其实每个老上海人心里都有弄堂情节。这里与平日纸醉金迷的上海不同,这里有一个个熟悉的、真切的生活场景和日常烟火味道……于立秋日。(窗户外的晾衣杆依然是上海的一道风景线!拍于徐汇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常有人说,老城厢是上海的灵魂,它是近代上海的发源地,是申城的“根”,是上海作为一座大都市的起点和基石,它也是一座迷宫,陌生人进去会迷了方向,“上海宁”却在这里找到了“最上海”。弄堂里杂乱中见最真实的烟火生活,大门进去是小小的天井,晾衣竹竿、搓衣板、摩托车等是弄堂里不变的风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8.8日:今天下午到马当路新天地逛了一圈。上海新天地有很多好吃好玩的地方,推荐新天地时尚购物中心、甜品店Lady M、石库门、新天地广场……新天地时尚购物中心这里进驻了多家有特色的商户,不仅可以吃到来自台湾的中式料理鼎泰丰,还有每次都需要排队的小山日本料理,更有来自意大利的马上诺匹萨以及歌蒂梵巧克力饮品店。除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餐饮场所外,这座充满现代感的玻璃幕墙建筑物,很有历史感但同时又兼具现代感,很多老外来这里喝酒聊天吃饭聚会,享受生活!很多中国游客是来看老外,逛奢侈品店,很小资,咖啡厅,家居... 应有尽有。但今天不知是因天热人少还是受疫情影响?游人寥寥无几。购物的游人还不及黄浦区陆家浜“新邻生活站”的人多,往日的繁华不再,显得冷清了些许。不过这里依然是吃货的好去处!周遭的老街小店是琳琅满目,极富小资情调……</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马当路上闲庭信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新天地周遭的各路时装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漫步新天地,仿佛时光倒流,有如置身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上海。但一步跨进每个建筑内部,则非常现代和时尚,亲身体会新天地独特的理念,这有机的组合与错落有致地巧妙安排形成了一首上海的昨天、明天、今天的交响乐,是海内外游客品味独特海派文化的好地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说起来,公共厕所似乎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话题,不过作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上海不仅经历了居民住宅的“私厕改造”——从天天倒马桶到家家户户装了抽水马桶,公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曾经“倒马桶”的上海弄堂日常市景,一直延续到40年后的今天彻底告别,现在的弄堂大门口都修建了卫厕及垃圾分类箱,“倒马桶”的时代也将成为了现代化上海的回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8.10日:山雨欲来风满楼~云起日落,雨来风满。三点多钟上海就乌云密布了,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一边高温,一边打雷刮风下雨,这是什么神奇操作?赶紧跑到顶楼的露台去拍住宿四方的“上海市发布大风黄色预警”景象。一个小火闪,风且大,吓得我赶紧往回撤,怕打雷劈哩叭啦的劈到我。哈哈,安全第一,撤退下楼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8.13日:今天,顶着烈日炎炎的秋老虎天气(39度)出门打的去了趟上海博物馆。人,依然排着长队,结果一问要提前网上或公众号预约。赶紧拿出手机扫码预约,离家时还特意问了他人要预约吗?告知我不用预约,说疫期没这么多人。没想到每天限制3000人,天天满员。天太热,顶头光,难赖烈日,随拍两张去上海大剧院淘票去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上海人民广场前的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及上海市政府所在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上海大剧院以1995年7月正式破土动工,2014年4月竣工开业。上海大剧院大剧场以金色和红色为主色调,主要上演歌剧、交响、芭蕾、戏剧等大型演出。大剧院曾荣获无数精神文明及文化艺术之荣誉,还在今年的1月6日入选上海新十大地标建筑。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许多国家领导人和外国政要、国际知名人士光临大剧院后,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上海大剧院是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晶。上海大剧院正日益成为上海重要的中外文化交流窗口和艺术沟通的桥梁。今天来此想看看有何演出?借此一睹大剧院的风彩。看能否争取在此期间争取守候一场演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上海大剧院广告牌正在展示别克大师系列舞剧《朱鹮》。一看时间是我在上海期间能够观看的,就准备到大剧院去淘票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上海市人民广场及市政府大楼。</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矗立于西藏中路的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与上海大剧院、上海博物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等文化场馆相毗邻。其建筑也有百年历史,古典欧罗巴建筑风采犹存至今,并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建筑保护单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8.15日:安顿好一切,准备奔赴预约好的上海博物馆。看见窗外明晃晃的刺眼阳光,今天依然高温不降(39度),都有了打退堂鼓的打算。最终还是鼓足勇气下楼坐地铁三站陆家滨~人民广场,三元人民币,比打的方便多了!的费:30元。嘿嘿,假装生活在别处!假装雅意闲趣!开启了一个人的观赏模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 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建筑高度29.5米,象征“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构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设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珍贵文物14万件,其中尤其是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收藏了来自青铜器之乡—宝鸡及河南、湖南等地的青铜器,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有文物界“半壁江山”之誉。 逛了两个多小时,才逛了两个展,还有三分之一未逛完便清馆关张了。展品真丰富,看来还得抽时间再来看一次……</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图1. 北宋公元960~1127年的白釉莲花口弦纹六管瓶。</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图2:著名大克鼎,是西周时期重要的青铜器,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也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图3:西周晚期的齐候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图4:春秋中期的龙纹镈。</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上海博物馆一楼为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和展览大厅;二楼为中国古代陶瓷馆、暂得楼陶瓷馆和展览厅;三楼为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查印馆;四楼为中国古代玉器馆、中国历代钱币馆、中国明清家具馆、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和展览厅。(图1为:三国 公元222~280年,婺州窑青釉堆塑人物罐;图2唐 公元615~907年 彩色釉陶文吏俑;图3为:北宋 公元960~1127年 钧窑月白釉出戟尊;图4为清雍正 公元1723~1735年 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海水龙纹瓶及百鸟朝凤;图5为清 1916年 吴昌硕花果册;图7为 明 1368~1644年银鎏金䯼髺及霞珀坠;图7为西周 孝王时期 公元前十世纪末 大克鼎 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及龙纹方壶;图8为南宋 1127~1129年 景德镇窑青白釉观音菩萨像等;图9为春秋中期 公元前七世纪上半叶~前六世纪上半叶 龙纹镈等。)看着这些精致的展品,细节特别惊人,真感叹祖先的工匠精神和鬼斧神工!雄浑而又精巧的王者器物震撼感强烈!上海博物馆不愧为国家几个大馆之一。展品的相关介绍颇有设计感,使观赏者印象深刻……疫情尚未结束,有幸来参观能听到传诵千年的编钟声音《阳关三叠》真好!</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图展为西周厉王(公元前九世纪中叶于1992年山西沃县北兆村8号墓出土的晋候稣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江南文化艺术展一隅。</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8.17日:唯美食不可辜负!再炙热的“烧烤模式”也阻挡不了品尝上海美食小吃的味道……新邻生活馆的这家面包店,我几乎隔一天就要来买一个黑面包,它家面包口感确实好吃,生意忒好!喜欢吃上海的早餐豆花+生煎包或网红烧卖及咸豆浆等。新邻生活馆上下几层都是各种特色的小吃,有一天小朋友们来沪请我去吃的是日本料理和曼鱼飯,只顾聊天了都没好好品味。今天我特意来找找辣味,就看中小朋友推荐的麻辣鱼头,确实味道正宗,新鲜的青花椒与小尖椒做成的麻辣味让我顿时过瘾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8.21日:一不小心就来到了曾来过N多次的豫园。豫园曾是明朝一座官员的私人园林。建于1559年,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与设计风格。几百年过去了它风韵犹存,保留着江南的婉约和细腻。园中的一草一木,每一条小道,每一座小山,设计得像是刻意又不刻意。走在这样的院子中,设身处地感受一下,似乎能窥得古人诗词中的惬意和情怀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城隍庙建于明代永乐年间,上海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呈现出上海城隍庙的文化底蕴。相信所有到上海来的游客都必会到此一游。</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今天的城隍庙游客如织,看似热闹,九曲桥上真还摩肩接踵,人头攒动,闲庭信步其中,只感觉有其形式而无多大内容了。兴许是来多了也没什么吸引力了吧……在城隍庙喝了老酸奶,吃了绿波廊的蟹黄包等小吃,买了上海的百年老店的点心,确实感觉味道不如从前了。此行的打卡就意思意思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8.22日:今天再次去人民广场的上海大剧院取《朱鹮》票,在上海市政府门前驻足,转身再次拍下了上海博物馆全景,周遭的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正在改建中),顺道去了新世界及上海第一百货(几十年前曾在此购过物,那时若在此购物算是拽得起的🤭)。现在周遭高楼林立,购物广场及大厦鳞次栉比,根本逛也逛不完。这就是老上海的新腔调……</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南京路步行街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今天趁兴来打个卡,也有几十年没前来踏足了。每个城市都有这样的一条布行街,北京有王府井,成都有春熙路,贵阳有市西路,而上海则是南京路。南京路有着专属的上海味道,观光电车,时不时晃晃当当地经过。百货商店,大型商场,上海老字号,琳琅满目的国际品牌……在这条年代久远的步行街上,你能找到最地道的上海味道,也能找到摩登之都最流行的风向标……朋友,若来上海,也不仿故地重游来找找当下的感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庄严肃穆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特写!</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8.24日:提起上海,人们脑中浮现的都是摩天大楼,满目繁华的夜景,纸醉金迷的商厦。却又让人想起了张爱玲,窈窕旗袍,老上海滩,百年前的法租界,江南烟雨。其实,在摩登繁华,十里洋场的大都市上海高楼背后,依然有低矮的平民窟,依然是上海发展到今天的历史见证,依然有着上海人的弄堂情节,依然是上海人的经典岁月……此行,我特别想看看老上海的昨天与今天……大街上凉晒衣物的风情,俨然是今天上海的一道风景线……</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8.25日:忙碌,喧嚣的一天在晚霞中渐行渐远,而万家灯火尽在阑珊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8.27日:今天,与小朋友约好去武康路看看。从住地陆家嘴乘坐地铁在上海图书馆站下,前往武康路。这是途经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上海图书馆。这是1996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的上海图书馆新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进去,只是在外围欣赏了一下。确实气度不凡!</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上海的老洋房是上海最经典的住宅,每一幢都承载着一个当年上海滩的传奇故事。在上海的西南角,徐汇区和卢湾区的交界处,几条幽静的马路边上一幢幢房子红瓦粉墙,尖尖的屋顶,椭圆形的钢窗;透过花园的栅栏,你可以看到大片浓绿的植物,几棵参天大树从栅栏顶上探出头来。整条街上都是浓密的法国梧桐,遮阴敝日,干净整洁的街道,徜徉其中,凉爽惬意。到了晚上,一扇扇窗户映出温婉的灯火,隐隐约约飘出轻曼的钢琴声。这就是代表老上海身份和地位象征的花园洋房——武康路。上海的“洋房生活”不但是上海市民的梦想,它也是一些生活在上海的老外们的梦想。我只打卡一族,记录,摄拍是我的乐趣,让瞬间定格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武康路210号是罗密欧阳台,一幢西班牙式花园住宅,浪漫多情,满满的历史感。而位于意大利维罗纳市中心香草广场附近朱丽叶的故居我曾去参观过,只不过朱丽叶的故居凉台是水泥石板的,而这是铁艺的。虽其结构不同,但其浪漫及传奇度应该是不分彼此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趁着有阳光的日子来逛逛,感受下浓郁的海派气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都说来上海一定要去上海最小资的十个地方之一的武康路打卡,否则就是白来上海。今天上海天气比往日要凉快几许,偷得浮生半日闲,赶紧跑一趟武康路来追赶年轻人的脚步……与小朋友约好一路地铁8号线转10号线共4站,轻松畅游。武康路是一条浓缩了太多历史的“名人路”。这里也曾是法租界的中心。漫步在这保存完整的西洋建筑群间,边走边打量,边走边行摄,不经意间,就会撞到一段历史,或是一座名人故居哦……🤭😜 这不,巴金在上海最后的寓所,也是巴金在上海定居住得最长久的地方,《随想录》以及《团圆》、《创作回忆录》、《往事与随想》等作品都是在这里完成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如果你想领略一路旧事繁华的海派风情,那就请来武康路吧。武康路原名福开森路,以美国传教士约翰·福开森命名,南北连接了繁忙的淮海中路和幽静的华山路。这条路安静、雅致,还带着点岁月熏染出来的沧桑,梧桐婆娑,名人故居云集,刷爆朋友圈的精致小店随处可见,在这里来打卡的游客马路两旁彼彼皆是。淮海中路上1850号武康大楼,要说“颜值担当”,就非“武康大楼”莫属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24年竣工的武康大楼,原名“诺曼底大楼”。由传奇建筑设计师拉斯洛·邬达克设计。作为海派文化的重要地标,武康大楼出镜过许多电影中,加上许多名人及电影明星们曾居住过,这座百年建筑堪称见证了一代人的历史。现在这里是不折不扣的 “名人窝”。</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武康路上宋庆龄故居~1948年到1963年,宋庆龄在这里工作、生活达15年之久,是她一生中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她从事国务活动的重要场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梧桐深处,建筑可阅读。”那些曾经在这里留下生活痕迹的人,已去,却留下了一庭一院,一草一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8.28日:今天受台风“巴威”的影响,上海终于大风,雷暴,降雨,气温顿降27度,好良爽。上海外滩建筑地标上海中心大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的一座超高层地标式摩天大楼,现在已入云端,被云层雾霭笼罩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8.29日:22周年院庆周之际,上海大剧院举办2020年度首次剧院开放日。在此之间,赶一场上海大剧院别克大师系列舞剧《朱鹮》的表演……上海大剧院的一抹红高端、气派、喜庆与吉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上海大剧院上演的《朱鹮》27~30日四场,今天下午加演一场都一票难求。有幸小朋友给我抢购一场,才有了机会养眼欣赏。美轮美奂的视觉体验,震撼人心的凄美故事,引发共鸣的普世主题。上海歌舞团历时四年精心打造自2014年首演至今在全球范围内“吸粉无数”,如愿以偿的分享了一场不容错过的视觉盛宴!真是小确幸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一台具有国际水准精彩的舞蹈表演,实在太感动了,整场演出真的是精彩绝伦。上海歌舞团的演员们个个都是舞林高手,他们的表演细腻,基本功扎实,演员阵容非常强大整齐,整个团队对于艺术的品味和追求,乃至业界地位,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第一流的。编舞的艺术效果太漂亮了!确实养眼!👍👍👍</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9.1日: 今天出门,诸事顺利,办完事,顺道的士去品上海本帮菜。俩人六菜一汤。本帮菜四季有别,以生煸、滑炒、蒸、煨、炖、红烧见称,且汤浓汁厚,清淡素雅,浓油赤酱兼之。美美的犒劳了自己,享受了舌尖上的味蕾……</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偷得浮生半日闲!下午,上海思南路,1914年,上海法租界第三次扩张的当年,公董局修筑了这条马路。为纪念在1912年8月13日去世的法国著名音乐家Massenet而命名为Massenet,Rue(马斯南路)。今天,来思南路打卡的人不少,我也来凑凑热闹。据说思南路是上海十个极具小资情调之一的地方。都说,走进思南路,仿佛走进了香榭里大道。我去过正宗法国巴黎的香谢里大街,这里不能同日而语。只是你可以在这里品一杯咖啡,也可以参观历史气息浓厚的周公馆及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还可看孙中山故居及梅兰芳寓所(梅兰芳寓所现已关闭暂不对外开放。)思南路上集中了老上海近乎全部的民居样式——是城市历史的活话本。值得来此打卡一游!</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四南路上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旧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思南路,犹如静默又深沉的老人,他不多言语,却绝世独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9.2日: 这是我在上海逗留期间最爱光顾的“新邻生活馆”里的面包店,几乎隔三差五的我都要去这里买黑面包。“提拉米苏”蛋糕也做得不错,口感很好。当然,生意也兴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黄埔区建国中路《神话江湖》邬建安个人展览将于8月29日~9月27日在誌屋现代艺术基地 Modern Art Base 正式开幕并展示。本次展览也是邬建安带着他的《五百笔》系列创作项目第一次在上海亮相。除了展出《五百笔》系列之外,展览还将呈现艺术家全新系列作品,仍以独有的神话线索,探讨人与水、人与自然的关系。参展费50元。这种展览要专业及高端人士看吧!不过我喜欢它的格调及品味!</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9.3日:上海具有小资情景的1933老场坊,这里,随处都在拍大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33老场坊创意园区,是上海最炫酷的网红打卡地。朋友们,你们怎么都不会相信它的前身居然是宰牲场。虽然后期经过了改造,但是保留了原有的结构体系和空间关系,建筑层数共5层,在当时,全世界这样格局规模的宰牲场也只有三座,而上海1933老场坊是唯一现存保护完好的建筑。如今这里是文艺青年热衷来此秀的文艺场所,我爬上四楼就被告知四、五楼已在清场,禁止游人上楼参观。原因是两层楼在搞文艺演出不对外开放。遗憾行摄的脚步最终止于四楼……</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33老场坊原来是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场,1933年,由工部局出资兴建,著名英国设计师巴尔弗斯设计。难怪这么文艺!1933老场坊确实是一处极具艺术感的拍照圣地。经常会举办一些话剧表演、时装秀、企业会展等,还记得《小时代》电视剧里那场时装秀吗?单调的水泥色,炫酷的迷宫设计,让整座建筑,个性强烈到无法复制。来上海的理由有很多,这富有小资情调的地方绝对算一个……</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天太热,走累了,在1933老场坊的咖啡店小息片刻,补充能量,凉快凉快。</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上海苏州河。</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8.5日:前两天朋友说,趁我在上海去看看四行仓库,她说她刚好看完电影《八佰》回家。尽管我还没看过此场电影,但我在上海也听到不少人在评论《八佰》,正是全国上影时,今天我也趁着《八佰》的热度去晋元纪念广场打个卡……四行仓库是一座位于上海市原闸北区南部、苏州河北岸、西藏路桥西北角的仓库建筑。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在这里发生的四行仓库保卫战重新振奋了因淞沪会战受挫而下降的中国军民的士气。它的结束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场重大战役淞沪会战的结束。参加这场保卫战的中国士兵被称为“八百壮士”。现在这里是战争遗址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今天来打卡的人很多,纪念馆已预订爆满,不再接待游客参观。上海热景之多,人气之望,不愧是中国一线大城市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9.5日: 随着电影《八佰》上映,位于静安的四行仓库纪念馆成了热门打卡地点。这部电影改编自抗日战争史上著名的“四行仓库保卫战”。今天特赶来缅怀一睹四行仓库及“八百壮士”,重回当年淞沪战场,向谢晋元的“八百壮士”深情敬礼!🙏🙏🙏</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缅怀英烈!🙏🙏🙏</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静安寺是上海最古老的佛寺。古人云,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静安寺便是如此。身处于高楼大厦喧嚣中的她,是尘世中不一样的风景。即使身处闹市中心,她仍庄严静穆,香烟缭绕,香火不断,闹中取静。八十年代初,曾来上海玩便来拜歇过静安寺。那时先生的朋友马老师上海人,在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工作,演员。文革期间究其何因被下放到贵州不得而知。当时他的亲戚就住在静安寺旁的一个小洋楼里,我们来上海与马老师一同前来,马老师邀我们来他亲戚家做客。马老师是个看上去很儒雅并地道的上海人,喜欢喝“老酒”(即绍兴黄酒)。依稀记得他亲戚家住的二层小洋楼就在静安寺不远处,还在他亲戚家吃完饭在花园里拍了张胶片照片。当然过后也来过上海N多次,尤其近几年年年来都不曾来这里玩了,来上海看都看魔变发展中的大都市。今天故地重游,物是人非也!才想起了几十年前的往事岁月……</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上海静安寺一览……</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9.7日:再游田子坊,前两年来时就在田子坊狂逛了一遭。今天再游,走在熙熙攘攘的小弄巷里,浏览两旁的各式小店,别有一番滋味。田子坊同样是由石库门里弄改造而成。但,比起小资气息的新天地,这里更有上海老弄堂的“市井气”。走进田子坊,在弄堂里的小店里慢窜,或是走进茶馆舒舒服服地坐下来,或是路过咖啡厅买一杯拿铁。画廊、露天餐厅、甜品店、令人惊喜的文艺小店,走进来寻寻觅觅,总能淘到一些可爱的小玩意儿。田子坊依然是上海具有小资情调的十个景点之一,这两月的上海之呆还没走完的“上海十个小资景点”,下次有机会还会再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泰康路的田子坊,已然成为此处的名片之一。各式小店遍布其中每一个转角处,每一条弄堂里手工艺、创意工作室、咖啡厅、酒吧……文艺青年喜欢的这里都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很喜欢“田子坊”里这家具有中国元素及中国风的陶瓷工艺小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敢于采用独特风格来点缀,会让平淡的空间与众不同。只要来访者进入店铺,顿时就会被满堂生辉的色彩与工艺惊艳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琳琅满目的各式小商品,看得人眼花缭乱。</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田子坊里很有禅意的一家小店。很喜欢这店的格调和风情。再见了,田子坊!</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9.9日:一幅幅过眼的画面转瞬即逝,但定格的风景将是我日后的点滴回忆。再见了,我的上海之行!再见了,老上海的昨天与今天!再见了,魔都上海滩赋予我此行的意义与经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b style="font-size: 22px;">  假装生活在别处,45天的上海相处,喜欢她是一座有底蕴有故事的城市!</b></p><p><b style="font-size: 22px;"> 今年,在极寒(一月)及酷热(七月)的季节两次来沪,体验了一把上海冬与夏的感受。元月份,匆匆而来,那时还无需戴口罩,因还未发现疫情。这次酷夏,天天出门热得汗流浃背还得捂个口罩,就算有好心情去浏览美景,也是难过得出不了气……不过此行在上海逗留时间稍长,有机会走街串巷,可闻到上海滩的人间烟火,看老上海的弄堂文化,同时也能观上海滩的高楼林立及感受“魔都”的威严和震撼。</b></p><p><b style="font-size: 22px;"> 上海,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与经历!</b></p><p><b style="font-size: 22px;"> 武康路、思南路、淮海路等特别优雅,像一位上海的窈窕淑女,极能代表上海。</b></p><p><b style="font-size: 22px;"> 上海一夏,藏在有钱人的家里,这座城市或冰冷,或热烈,或温馨,魔都之名,是来自于它可以将所有情绪融合在同一个城里,无比和谐与包容……</b></p><p><b style="font-size: 22px;"> 对上海印象最深的就是乘坐地铁感受到了平常都市电视剧的心情……</b></p><p><b style="font-size: 22px;"> 上海是繁华、现代、优雅、睿智、陈静、风情与小资的,是有口碑、有故事、有情义、有梦想的地方,不愧是散发着神奇魅力的魔都城市……</b></p><p><b style="font-size: 22px;"> 时光在忙碌中溜走,岁月在奔波中依旧。再见了,大上海!</b></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2px;"> 行摄于:2020.7.26—9.9日。</b></p><p><b style="font-size: 22px;"> 美篇于:2020.11.26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