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再别康桥》

淡泊宁静

<p>徐志摩是一位极具浪漫和才情的诗人。是新月社的成员之一。他创作的诗歌自然流露、深情款款。以闻一多提出的“三美”原则为标杆,展现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艺术特征。成名作《再别康桥》是代表作品。</p><p>徐志摩一九零二年留学于剑桥大学,度过了一段悠闲快乐的生活。他对剑桥充满了感情。他热爱自然,我曾经读过他的《我所知道的康桥》、《康桥,再会罢》。读出了他对爱、美、自由的歌颂。“康桥世界”是个理想美好的净土。波光粼粼的河水、绿油油的草坪、万里无云的好天气。志摩骑着单车穿梭在校园,或许单车后还坐着林徽因。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时而泛舟康河、时而草坪看书。这段美好的生活也成了他日后不竭的创作源泉。</p> <p>一九二八年诗人故地重游,再次回到昔日的校园。百感交集、浮想联翩。可是转眼又要离开。或许正如诗人范成大所说的“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十一月六日在归途的中国南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p><p>诗中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色彩纷呈,具有视觉感染力。也饱含了诗人的深情。正如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p> <p>全诗共七个小节,每一节都是一幅图画。例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的水草在油油招摇……作者通过动作性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图画都富有动态美。两个比喻用得也很独到:第一个是将“河畔的金柳”比喻为“夕阳中的新娘”,化无生为有情,很有创新意义。第二个是将潭水比喻为“天上虹”,大胆脱俗、极具新意。非常浪漫,有诗味。</p> <p>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济南号”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飞机撞山,诗人陨落。志摩的生命永远留在了三十四岁,可悲可叹。斯人已矣,康桥依旧。</p> <p>再别康桥</p><p>[ 现代 ] 徐志摩</p><p>轻轻的我走了,</p><p>正如我轻轻的来;</p><p>我轻轻的招手,</p><p>作别西天的云彩。</p><p>那河畔的金柳,</p><p>是夕阳中的新娘;</p><p>波光里的艳影,</p><p>在我的心头荡漾。</p><p>软泥上的青荇,</p><p>油油的在水底招摇;</p><p>在康河的柔波里,</p><p>我甘心做一条水草!</p><p>那榆荫下的一潭,</p><p>不是清泉,是天上虹;</p><p>揉碎在浮藻间,</p><p>沉淀着彩虹似的梦。</p><p>寻梦?撑一支长篙,</p><p>向青草更青处漫溯;</p><p>满载一船星辉,</p><p>在星辉斑斓里放歌。</p><p>但我不能放歌,</p><p>悄悄是别离的笙箫;</p><p>夏虫也为我沉默,</p><p>沉默是今晚的康桥!</p><p>悄悄的我走了,</p><p>正如我悄悄的来;</p><p>我挥一挥衣袖,</p><p>不带走一片云彩。</p> <p>  飘逸可人的潇洒,兴奋热烈的眷恋,清新如画的别离,旖旎迷人的风光,是《再别康桥》传递给读者的美感。那挥手作别云彩的轻柔,蕴涵了多少至真的情丝。静谧的康桥满载丝丝离情是这般的动人,轻轻的,悄悄的,脉脉的,不许一点儿尘世声响破坏此刻的佳境。充满生机的"金柳""青荇"已将康桥装点得情意绵绵,诗人又超越眼前的景致,将"天上虹""星辉斑斓"也融入了康河,幻化出天上人间为一体的妩媚,为我们展开了更为广阔的想像空间:秀美的风光,浓浓的情趣融会在一起,在"轻轻的招手"中定格为永恒。</p> <p>  徐志摩连用三个"轻轻的",向西天的云彩招手作别,给全诗定下抒情基调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又有淡淡的无奈与感伤。</p><p> 按着写了岸边的柳树,"金柳"是夕阳下的柳树的生动色彩的描绘,它秀美婀娜,好像"新娘",既喻出其形态的美好,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谁能够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婚呢?"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景交融。</p><p> 随后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要离开,撑着长篙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要"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了顶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