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老照片~上海知青在贵州》书稿二校会议

魏和平

<p>摄影:沈永宝</p> <p>二O二O年七月十八日,《知青老照片~上海知青在贵州》编委和部分知青,在丰庄茶城遵义馆,召开书稿二校会。这是自疫情后的第一次碰头,大家早早地来到位于曹安路的丰庄遵义馆。</p> <p>右侧由里往外,吴万寅(绥阳)、罗斌(遵义馆馆长)、胡迪衡(六枝)</p><p>左侧中翻书稿者,主编何月琴(独山)</p><p>编委们介绍在疫情中,编辑工作的生动故事,一路走来,千头万绪、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方百计、尽量完善这部上海知青在贵州的图册。</p> <p>知青李性忠(遵义)和罗庆超(惠水)等在会上发言</p> <p>知青罗晓华(独山)、唐永涛(丹寨)和俞力新(铜仁)等在会上发信</p> <p>知青王昌槐(三穗)在会上工作</p> <p>认真讨论,发言勇跃。集思广议,日臻完善</p> <p>副主编胡迪衡(六枝)认真听取二位(关岭)知青的意见</p> <p>二位知青(独山县)发言,看图册硕果累累,二年来的辛勤付出,化作淡然会心一笑</p> <p>知青魏和平(岑巩)发言,对编委二年来的工作表示感谢,向遵义馆罗馆长的支持帮助致以谢意!</p> <p>老骥伏枥,一字字审核,"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p> <p>人手一册、各司其职、扫好自家门前雪,亦管他家瓦上霜</p> <p>知青余鹤元(绥阳),进入工作状态一丝不苟,他和主编何月琴在纠错中探讨</p> <p>知青赵慎康和王林妹(关岭),用铅笔标明勘误</p> <p>远古用的蔡伦纸术,近代用的数据电脑,老知青变"双枪将“,揽月上九天,捉鳖潜深潭</p> <p>五个小时工作很充实,氛围很融洽。书稿校正告一段落,即将进入出版期。好事多磨,《知青老照片~上海知青在贵州》图册一定会尽早和广大知青见面,我们期待并祝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