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羽鹤为何滞留南昌?

梅 (美)

<p>我是国际鹤类基金会的一名公益摄影师。2020年6月26日,我在腾讯上看到CCTV新闻直播间有一则来自南昌的报道,见下:</p> <p>“艾溪湖湿地公园常年生活着天鹅、大雁、鹤等野生动物七十多种,给候鸟迁徙营造了良好的环境”。</p><p><br></p><p>这样的解说听起来振振有词充满绿色,但却经不起用最起码的常识来推敲:常年生活与候鸟迁徙不是自相矛盾吗?所谓候鸟,是指因气候变化而迁徏的鸟种,而不会常年留在一个地方。如果人们对鹤的形象铭刻在心而对其习性不够熟悉,那么大家至少知道大雁是迁徙鸟吧?据此报道有七十多种常年留鸟,那么其中有多少之前是候鸟?又是如何从候鸟变成留鸟的呢?</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且让我们仔细看尾羽</span></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为什么这一对的尾羽这么短?</span></p><p><br></p> <p>蓑羽鹤 Demoiselle Crane又名闺秀鹤,在鹤类中体积最小却最坚韧,其大部队每年秋天举家老小飞越喜马拉雅山,在南麓的印度越冬,夏天则回到北方草原育雏。天道茫茫,周而复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蓑羽鹤迁徏图(国际鹤类基金会制作)</span></p><p><br></p> <p>历经千辛万苦的迁徙途中,它们会沿途小憩,有的会偶尔偏离常规路线,然后继续向目的地前行。我国境内的两大分支夏季在新疆和内蒙草原落脚,并在那里生儿育女,其幼鸟生长从周边环境到食物链都属于草原习性,而在遍地沼泽的江南一带,无论冬夏都对耐旱不耐湿的蓑羽鹤形成过多危险,远离种群则更多隐患。</p> <p>于是我不得不质疑:为什么这一对蓑羽鹤三年前滞留在南方,现在夏天育雏也不去其繁殖地如新疆或内外蒙?为什么它们的尾羽比通常短?缺乏最关键的飞羽,它们还能飞吗?</p><p><br></p><p>拿出我近年来拍摄的蓑羽鹤照片作比效:</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蓑羽鹤夏季在草原育雏</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16年9月摄于内蒙)</span></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蓑羽鹤秋天南飞前在草原集群</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16年9月摄于内蒙)</span></p><p><br></p> <p>再举一个图例,下面是我在南非拍得的蓝鹤,与蓑羽鹤形体相似但更修长些。注意中间是这家三口中未成年的孩子,尾羽比父母的短,也就是说小家伙翅膀已经硬了, 但还没长好,还飞不远。候鸟翅膀的长短与该种群的飞行跨度和生活习性有着直接的联系,是鸟类进化过程的一部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南非蓝鹤(中间是未成年幼鹤)</span></p><p><br></p> <p>我手里没有“青少年”蓑羽鹤的照片,用南非蓝鹤之例是想说明艾溪湖这对蓑羽鹤的尾羽短如亚成(未成年)。那么是谁缩短了它们的飞羽,阻拦了它们去草原育雏的天命?是谁在三年前剥夺了它们和家族一起飞越喜马拉雅山的权力?更令人担忧的是,两只小鹤翅膀硬了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前景?回归大自然还是和父母同样命运?没有大家族的呵护是不可能凭一己之力飞越喜马拉雅山的,既使能找到大部队,在南方长大、未经父母带飞的它们将难以合群,夏天难以适合草原环境,秋天难以飞越喜马拉雅。</p><p><br></p><p>蓑羽鹤在中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滞留南方则违背了自然规律,若是人工干预所致,则破坏生态的人与单位应该受到法律惩罚。湿地公园不是用来改造动物给人类观赏用的,希望国内爱鸟人士向央视和有关部门反映,并调查除了报道里点到名的、包括蓑羽鹤在内的三种候鸟,还有哪六七十种野生动物是人为留下的?</p><p><br></p><p>也希望摄影师们拒拍人为留鸟!让我们携手同行加入生态保护的队伍,抵制各种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为祖孙后代有一片纯净的天空而不懈努力。</p> <p>© C. Mei 梅慈敏 版权所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