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已经逝去的青春(献给萍钢子弟中学82届毕业的老同学)

肖萍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已过知天命年龄的我,几经工作的调迁与生活的历练,孩子已在远方工作,生活又重新回到了两人世界,此时的心境早已经是心静如水。近日,同学情微信群联系上了我,红玉和红梅说,好不容易联系上了我。倾刻间,那种久违了的青春激动,打开了记忆深处的闸门,平静的心里居然荡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涟漪。</h3> <h3>  说句心里话,寻找老同学叙旧意味着人生变老的慢慢开始。在夏日阳光的午后,我打开老相册,一页一页地翻阅已经发黄了的黑白毕业照;一张张纯朴稚嫩的脸庞,将记忆拉回到了曾经年少的时光;一身身朴素的蓝灰服饰,将时光定格到了80年代的初期;一个个鲜活的青春形象,将想象的片断一幕幕播放与对比,每一位同学现在的模样与体态是否已经的富贵与富态?请原谅我亲爱的同学们,有些名字已经叫不出来了,但真诚急切的心很想知道:你们现在都各自在哪里?你们的一切可否安好?你们还记得我们的母校和那些纯真的时光吗?</h3> <h3>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33年前我们高中毕业。算一算,60后中年纪最大的已经到了52,而最小的也有49,如果说19岁是青春的尾巴,那么青春已经离我们N远了,远到面目模糊。青春早已经逝去,但我们的成长经历还在,只是青涩已被成熟替换;肩上扛的责任还在,只是为国家贡献青春被即将退休或已经退休,为小家贡献力量所顶替;理想与信念也依旧未曾改变!只是雷锋与焦裕碌的精神被现代多元化的文化所覆盖!</h3> <h3>  作为60后的我们这一代,记忆最为深刻的首先是我们的母校----萍钢子弟学校。我是乡下长大的孩子,为了读书,8岁才随父母亲搬到浙赣西线的小站----峡山口站生活(现已经撤销了),自然已经超过了正常年龄入学。</h3> <h3> 记得1972年那年入小学,一到五年级,我们几乎都没有发过新课本,大部分时间是听忆苦思甜。有位姓刘的同学的父亲是工宣队的,每次到礼堂开会听忆苦,同学都要讥笑她,让她经常抬不起头来。记得一年级大约是由春季改为夏季入学的原因,导致小学一年级读了三个学期。</h3> <h3>  我的小学五年,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校武术队呆着,享受当队长与天天倒立和舞枪弄剑的快乐!体验代表萍乡市武术队参加省武术运动会比赛的紧张!在那文化苍白的年代,一部《红灯记》的小人书,可以让我们百看不厌,一部《渡江侦察记》的露天电影,可以让我们坐着小矮凳看的津津有味,要知道那是我们童年时代最好的精神食粮!小学毕业时,正是“四人帮”倒台的时候,举国上下万物复苏、万象更新!读书“无用论”正式被读书“有用论”所倡导。</h3> <h3>  小学快毕业时,我们有课本了,课堂上常常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中那段名言警句朗朗诵读,“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这种正能量的人生价值观的渗透与结果是很可喜的,不是么?我们这一代同学中进牢房的几乎为零。</h3> <h3>  1978年我们升入初中部,记忆中最深刻的是我当时所在班主任是个长辫子的女老师,她把我的名字由小“平”改成了大“萍”,说是加上老师一共13个大“萍”。记忆中最痛恨的是学校化工厂的“烟幕弹”,我们的母校天天被笼罩在刺鼻的空气中,我们的心肺天天被“毒气”侵蚀着,我们的双眼时常充盈着睁不开的泪水。据说好多年以后化工厂才搬走!初中的三年,记忆中,最搞笑是我的同桌---艳芬,每次九月下旬,艳芬就会早早戴上围巾,我每次都会笑她,她说就是脖子怕冷。她说不象我这个“长颈鹿”能抗寒。最颤颤惊惊的是女同学收到小纸条,惶恐不安与心惊肉跳。有次有个男同学用喜欢造句:"我喜欢班长!"吓得魂不附体好几周,没心思上课!</h3> <h3> 最迷茫是初中我曾被全市“三好”的光环暂时照耀过短暂的一时,那时有些踩棉花飘飘然的感觉。最开心的是在节日来临时,在宽敞的大礼堂舞台上,一幕幕回荡的是竞梅与红玉演唱的《泉水叮咚》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以及《妹妹找歌泪花流》,将每次的文艺晚会都推向高潮!那时刚刚开革开放,黑白电视机兴起,李谷一、关牧村与郑绪岚、于淑珍等歌唱家家喻户晓,但在我们同学的心中,感觉她们两位美女级同学的歌声给了我们带来了长久愉悦的心情,且更多是对美好生活憧憬的启迪。</h3> <h3> 1980年进入高中时,全国统考的压力呼啸而至,甚至让我们有些措手不及。印象最深是我们没有英语老师,学校外聘了一名电大在读生,身高一米九的MR赖,他的喇叭裤脚边上的胶布时常引得同学们此起彼伏抬腿垫脚“瞻仰”,宛如鲁迅笔下的孔已己引来哄堂大笑。最无奈的是,我们在临近上高中时,还在校办工厂翻沙劳动了整整2周。</h3> <h3>  老同学在这里点击一下这些趣事,是不经意间触碰着我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诉说着我们那时的故事,毫无矫揉造作的痕迹。球场上挥汗如雨的少年,花丛中白衣轻笑的女子,青梅竹马的友情,少男少女之间青涩懵懂的爱恋,是现代孩子们花季与雨季时代的享受,却是我们那个年代的“奢侈品”,就象那时的上海花露水与现代的香奈尔、5TH香水完全不能相提并论。那个时代男生与女生之间几乎很少讲话,哪里还敢有什么《少年维特的烦恼》中,那些“躁动不安的青春”,和“年轻悸动的心” 显山露水呀!</h3> <h3>  中学期间,我的回忆里有的是班主任赵老师,经常在语文课堂中,将红梅同学的作文一篇篇示范点评,以及每次考试试卷发下来,数学和物理成绩排名NO.1不变霸主的是丹丹,还有一位男同学名字有些模糊了(应该是陈萍生),都属泰斗级的学霸了。由于种种原因, 82届高考我们全军FM,留下的沮丧至今都是一个遗憾,严重地打击了同学们的自信心。但大多数同学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依然努力拼搏,终于在第二年的高考中金榜题名,捷报频传,值得铭刻于心,毕竟那时的录取率只有17%,能顺利升上大学深造的都是我们仰慕的金字塔顶层,都是努力学习的楷模与时代的天之骄子。</h3> <h3>  直到今天看来,事实上毕业后的大多数都没有荒废,无论是电大“充电”,还是自学“充电”者比比皆是,且同样在各行各业中着践行着马斯洛的人生最高境界----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既有国家“钱袋子”与“米袋子”的“管家”,也有“擎天柱”的厂长、书记,也有高三“顶梁柱”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还有从事技术的工程师和经济管理的经理、主任、会计师,以及公务员中的人民警察、局长,和从事各专业岗位的骨干。</h3> <h3>  林林总总,我们的老同学一个个都是值得竖大拇哥夸赞与引以为豪的,同时,他(她)们还肩负着抚育培养下一代的重任,且硕果累累的大有人在。在此,感谢我们的母校,感恩我们的恩师,感谢我们自己,我们无愧于这个时代,更无愧于我们的人生!当岁月洗去年轻的容颜,我愿从容葆有优雅的灵魂。</h3> <h3> 没有人能够一直不老,但有人可以一直拥有干净的眼眸。当我们老去,那些曾经的职场级别和财富的拥有,一切的神马都将成为浮云,唯有同学情与亲情才是人生中最纯洁与最珍贵的感情,是历久弥新的牢固不破的无以复制的一种感情!</h3> <h3>  纵使相隔千里百里与远在东南西北,老同学见或者不见,纯真的同学情依然记挂在心里;那怕念或者不念,你们的照片依然完好保存在我的影册中;青葱的岁月那怕忆或者不忆,也依然是镌刻在我的脑海中,永远也挥之不去了。</h3><h3> 老同学,能从我的这篇感想中,找到记忆中的那些事和那些人吗?我只不过是打开了一扇记忆的窗口,拾起了一些曾经散落的青涩片段,象搭积木一样,砌成一个岁月记忆的城堡,让我们老同学能在这座城堡中,分享阳光的沐浴,体验沟通的畅快,品偿喝茶的韵味,享受聊天的乐趣,回味叙旧的甘甜。</h3> <h3> 让我们一起呵护与建造这座沟通快乐的城堡吧!唠叨了一堆,请同学们多多批评与指正!最后,衷心祝愿我们每一位老同学都能够爱自己、爱身体、爱家庭,爱你生命中你所爱的人,以及这辈子牵挂你、爱你的所有人!岁月静好!且行且珍惜!</h3><h3> 肖 萍 2015-8-15</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