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自驾粤东行

金刀李华钊

<h3>  多少年来,年初一都是在家里过。今年来一次说走就走的自驾游,没有计划,没有具体行程,更没有事先准备旅游攻略。出发前,只是确定一个大方向,沿海边往东走,走到那算那。</h3><h3> 2019年2月5号大年初一上午九点半携手太太出发。上了佛山一环,车不多;进入广州绕城高速后,车开始多起来;到了珠三角环线高速,车流量明显增多,看来年初一出行的人真不少。</h3><h3> 中午到达惠东县,由于巽寮湾和双月湾这两个成熟的旅游景点已经去过不止一次了,所以,决定第一站去没去过的盐洲岛黑排角。</h3><h3> </h3> <h3>  之所以叫黑排角,可能与这里的礁石颜色比较深有关。</h3><h3> 盐洲岛还没有开发成旅游景点,所以到达盐洲岛村委会后,往黑排角的路况不是很好,最后的一公里还是坭路。</h3> <h3>  盐洲岛黑排角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海湾,但它很有特色,海湾沙滩平缓,海浪不大,适合游泳,也可以在沙滩上漫步。</h3> <h3>  沙滩上小螃蟹挖洞留下的小沙球形成的图案,也能吸引人停下脚步探究一番。</h3> <h3>  海湾两边是成片的礁石。</h3> <h3>  由于冬天不能下水游泳,所以更多的人喜欢在礁石上欣赏海浪拍岸的美景和拍照。</h3> <h3>  盐洲岛黑排角比巽寮湾和双月湾更能吸引摄影爱好者。因为在这里,当你用不同的快门速度来拍摄海浪拍打在礁石的瞬间,你会得到许多美照。</h3> <h3>  海水瀑布。</h3> <h3>  烟雾缭绕,又如仙景一般。</h3> <h3>  本来想在盐洲岛住一晚的,但那里的食宿条件实在太差了,只好继续往东走。</h3><h3> 离开盐洲岛不久,看路牌已进入汕尾市地界,时间已经是下午五点了,临时决定在汕尾住下来。通过网上查到汕尾市有一个叫红海湾的旅游景点,随即改变导航终点,直奔红海湾遮浪景区。</h3> <h3>  去到遮浪景区,在入口处看到一条标语:“遮浪奇观景区欢迎你”。对“奇观”两个字很好奇,问当地人,这遮浪景区奇在那里?</h3><h3> 原来遮浪景区的地形很特别,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狭长地带,最窄的地方只有三四百米。形成东西两个海滩,所以站在同一个地方,既可以看到海平面的日出,也能看到海平面的日落。在中国几千公里的海岸线上恐怕也找不到第二个。到了春季,东西海岸的浪也不一样,一边大,一边小。到了厦季,两边海湾的水温也有差别,一边暖一些,一边冷一些。</h3> <h3>  我们来到已经晚了一点,看不到日落,只能第二天赶早起来看日出。</h3> <h3>  这是西海岸。</h3> <h3>  第三站是汕头市的南澳岛。</h3> <h3>  自从南澳岛跨海大桥开通以后,自驾车到南澳岛旅游的人多起来了,尤其是节假日,更是车满为患。南澳岛山多地少,很难解决停车问题,这也制约了南澳岛旅游事业的发展。</h3><h3> 未入岛,在跨海大桥上就领略到堵了,9公里多的跨海大桥开了40多分钟。</h3> <h3>  南澳岛山上的风力发电场。</h3> <h3>  停靠在港湾的渔船。</h3> <h3>  夕阳西下</h3> <h3>  在南澳岛县城住下,到海边观赏日落。</h3> <h3>  黄昏的南澳县城。</h3> <h3>  晨雾里的港湾</h3> <h3>  晨雾散去,太阳初升。</h3> <h3>  南澳岛的几个主要收费景点都在海边,沿着环岛公路走,可以到达各个景点,而沿途海边也有许多免费的观景台和可游玩的海滩。</h3> <h3>  潮水退去,在露出的礁石上附着许多贝壳类生物。</h3> <h3>  当地人每天都会到海边来采摘海产品。</h3> <h3>  神奇宋井位于云澳镇澳前村。据南澳县志载,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5月,因元兵进逼,礼部侍郎陆秀夫及大将张世杰等护少帝赵昰和赵昺退经南澳,驻跸澳前一带,并在这里挖井汲水,遗留下来的御用南宋古井和太子楼遗址等古迹。宋井处于临海沙滩,通常与海水相距仅十余米,在涨大潮特别是台风到来之际,井常被淹没,而复出之后,井水很快恢复甘淡水质,连取不绝,久存不败。</h3> <h3>  喝一口从宋井打上来的水,确实是淡水。</h3> <h3>  青澳湾是一个很大的海湾,现在冬天主要玩海上快艇。</h3> <h3>  海边垂钓也是一种享受</h3> <h3>  北回归线穿过南澳岛,这是建在岛上的北回归线标志塔。</h3> <h3>  明万历三年(1575年)诏设“闽粤南澳镇”,派驻副总兵,辖镇标左、右营兼领闽南、粤东水师,负责闽粤交界海面军务。总镇府(总兵府)设于深澳。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南澳镇升设总兵。明、清两朝共设副总兵、总兵176任、166人。170多任副总兵、总兵受朝廷的派遣守南澳镇,驻总兵府,历时330多年。</h3> <h3>  明清时期,南澳岛由闽粤共管,所以在南澳岛上有一条闽粤界,类似于深圳沙头角的中英街。</h3> <h3>  南澳岛几乎没有什么耕地,当地农民主要以打鱼为生,现在改为海水养殖。这是在南澳岛东边海域几十平方公里的养殖场。在沿海公路看过去,十分壮观。</h3> <h3>  第四站潮州古城。</h3><h3> 潮州古城位于潮州市中心城区湘桥区。年初三下午从南澳岛出来,路过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在那里品尝了很有地方特色的潮汕牛肉火锅。多谢美女同事的热情款待。</h3><h3> 晚饭过后,去到湘桥区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以前节假日外出,只在高速公路上体验到车多为患,这次来到潮州在住宿上第一次体验到人多为患。能在网上查得到湘桥区的宾馆、酒店、民宿全都客满。最后只好往回走三十公里,回到潮安区庵埠镇找地方住一晚,第二天一早再前往潮州古城。</h3> <h3> 潮州古城是历代郡、州、路、府、县的所在地,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人文昌盛,文物荟萃。核心区域内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3处(其中国保7处),开放的景区(点)十余处,其中4A级旅游景区2个,古街巷愈50条,现存民居代表性历史建筑百余处,享有“京城帝王府、潮州百姓家”的美誉。整个古城区就是一个融合了生活居住、旅游观光、文化展示和商业贸易于一体的城市历史中心区,是一个开放式的景区。</h3> <h3> 广济门城楼,俗称东门楼,系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该楼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是潮州古城七城门楼之首,汋历代潮州城之城防、交通要隘。广济门城楼共三层,为仿宫殿式建筑。楼內重檐歇山顶、面阔五开间、进深三开间,高24.5米,建筑面积866平方米,古朴大方,雄伟壮观。登斯楼,城外的韩江丽景、广济桥、韩文公祠等景观和城内的潮派传统建筑一览无遗。东楼观潮,曾是著名的潮州內八景之。现一、二楼汋潮州史和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h3> <h3>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是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广济桥始建于南宋,古为闽粤交通要津,至明代形成了“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风格,因桥上亭台楼阁形态各异且兼作店铺经商之用,又得“一里长桥一里市”的美称,向有“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遭”之说。</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07年,修复后的广济桥,梁舟结合,联阁重瓴,造型高雅;楹联亭匾美轮美奂,诗文书法活色生香,令人叹为观止。</h3> <h3>  潮州牌坊街基本格局形成于北宋,定形于元明。牌坊群形成于明清两代、骑楼形成于清末民初。绵延两华里的牌坊街,充盈浓浓的文化气息。穿行在大街小巷,可以感受到文脉的传承。气势恢宏的府第建筑、各呈异彩的祠宇寺庙、遍布街巷的古井与牌坊街融为一体。牌坊毗邻而立,每座牌坊都承载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以及令人难忘的故事。层叠壮观的南洋风格骑楼,与牌坊互为映衬,彰显侨乡特色,成为中西合璧、神韵超然的建筑艺术大观。</h3> <h3>  卖潮州特色工艺品的商店。</h3> <h3>  在牌坊街上保存的古井。</h3> <h3>  许驸马府始建于北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1067年),是北宋英宗皇帝赵曙之女德安公主所嫁驸马许珏的府第。该府历代屡有维修,占地面积2450平方米,近似于“驷马拖车”的建筑格局。整座建筑结构严谨,古朴大方。竹编灰壁、石地栿和S形走水系统是许驸马府最具特色的三件宝,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许驸马府至今仍较好地保留了宋代的平面格局及建筑风格,被古建专家誉为“民间唯一的驸马府”和“国内罕见的宋代府第建筑”,于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  二马拖车:也有人称“双背剑”,由一座二进连后包,加二从厝组成,比单背剑多了一从厝,余下格局基本相同,正面为三个门,一大门,二巷门。潮州民居,这种形式很多。</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二马拖车的格局与驷马拖车的格局基本相同,只是少了一进和二从厝。从某种意义上说,驷马拖车是二马拖车的扩充。它的得名与等级制度有关,古代的车乘有严格区分。</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古代天子驾驷马称驷驾车;请侯驾三马,称骖驾车;大夫驾二马,称骈驾车,也就是说二马拖车属于官宦人家专用。这种厝局因有一定的规模,加之有二巷二从厝还是二进结构,主座酷似先秦之安车,故古人称之为二马拖车。这种建筑过去多是富户人家拥有。</h3> <h3>  许驸马府属于驷马拖车格局的建筑。</h3> <h3>  竹编灰壁是南方特有的建筑特色,它的墙体用竹片和竹篦编制,再和上泥土、贝灰做成,这种“超轻质墙”厚度只有两三厘米,既省工、俭料,又能起到隔热隔音的作用。</h3> <h3> 石地栿之设是当年“国师”根据潮州地理气候特点专门为许驸马府量身定制的,其石料取用均经过精挑选。石地栿有三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防潮,起到保护木柱的作用;二是具有防震、抗震作用;三是在营建施工中起抄平的作用。</h3> <h3>  卓府是清代历任平镇营都司、潮州总兵、虎门水师副提督卓兴府第。该府始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坐北朝南,三进建筑格局,斗拱抬梁式木结构,雕梁画栋,甚为典雅。</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正座左右有前后通达的花巷,一边二条,另一边一条,但仍仿“驷马拖车”建筑格式。府内扇门雕刻精美,门墙上有玻璃花窗。府中石柱呈方形、圆型、八角形,横直相间,式样大方,是潮州清代上层府第的代表作。</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原卓府前有旷埕、嵌瓷大照壁、水池及戏台,府后有花园,现都不复存在。</h3> <h3>  潮州西湖</h3> <h3>  为了避免回程堵车,年初四下午从潮州古城直奔佛山,完成这次旅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