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你要是活给别人看,就会失去最宝贵的!——鹏鹏看电影之《后来的我们》

格桑心理

<h3>我从来没有为了一部电影,去电影院两次,尤其是今晚准时走进放映室的时候,发现里面居然空空的,只有我一人。我不怕一个人看电影,就像我不怕一个人去很多地方,做很多事情。甚至,有时候我觉得,电影就是应该一个人看的,因为那样你才可以全心投入,全然的让自己的情绪流动,而不用顾及旁边的人的感受。</h3><h3><br></h3><h3></h3><h3>前几天,我也是一个人去电影院,去看这部《后来的我们》。那天可能是刚刚才开始放映,看的人还比较多。这个电影的前半段,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是觉得好多画面都好熟悉,故事发生在和我的家乡一样冰天雪地的地方,还有北京,那也是我大学毕业最初奋战过的地方。不知道为什么,那天晚上,看到电影的后半段,我就开始泪流满面,那种流泪不是如同我平时,因为泪点非常低,只要看到别人流泪,我就忍不住眼睛湿润。那种流泪是止不住的,伴随着一种深入骨髓的心痛。电影结束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我走出电影院,泪还是止不住在流。因为晚上没吃饭,心疼开始伴着隐隐的胃痛,于是我走进电影院旁边的肯德基,点了一杯热牛奶,一对鸡翅,还有一个蛋挞,坐在那里慢慢吃的时候,发了一些感慨的信息给我一个生命重要相关人,泪还是一直流,眼泪和着牛奶咽了了下去。</h3><h3><br></h3><h3><br></h3> <h3>今天晚上,我是去找答案的,我想搞清楚这部电影到底是什么触动了我,让我如此的心痛。</h3><h3><br></h3><h3></h3><h3>如果说第一遍看的是热闹,是感觉,那么第二遍看的一定是门道,是主题和内容。因为对电影情节已经有了预期,所以今天晚上,我是带着觉知在看电影的,甚至是会跳出我自己去看这部电影的。虽然在片尾曲响起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流下泪水,但是我也终于看懂了,为什么上一次,我会那么入戏,那么的痛彻心肺。</h3><h3><br></h3><h3>电影的故事其实很简单,两个来自东北黑龙江一个叫遥江镇的年轻人,男的叫正清,在北京一所大学读书,毕业后选择留在北京创业。女的叫小晓,没读大学,早早的就去到北京闯荡。两个人在回家的火车上相遇,后来在北京,作为老乡彼此照顾,然后开始恋爱。再后来,北漂的日子充满了艰难困苦,正清一度很颓废,小晓决定离开他。失恋后的正清奋发图强了一阵子,成功开发了一套很受欢迎的游戏软件,赚到钱之后马上在北京买了套房子。他想让父亲和小晓都搬进去他的新居,两个人他深爱的人都拒绝了他。正清后来娶妻生子,在北京过着稳定也时时有压力的日子。小晓一直没有碰到合适的可以结婚的男人,也许是因为她不想过一眼就看穿未来的日子。<br></h3><h3><br></h3><h3><br></h3> <h3>电影有两条时间线:一条是从2007年春节,他们在火车上相遇开始,向后推进;一条是2018年春节,他们在飞机上重逢,又赶上航班因故取消,两个人有时间一起回顾过去,向前推进。当两条时间线接上以后,故事回到2018年春节,两个人回到北京后,开始正式的作别。</h3><h3><br></h3><h3></h3><h3>第二遍看完这部电影,我才明白为什么我有那么多感同身受。</h3><h3><br></h3><h3></h3><h3>第一,这个故事的源头是黑龙江的一个小镇,如此肯定,是因为电影中2018年正清和小晓租车开回北京的车牌是黑A开头,我知道那是哈尔滨的车牌。那一望无际的旷野,那冬天里一切被白雪笼罩,那笔直的马路,旁边种满了笔直的白桦树,那些青春有活力的大学生,不怕风雪,不怕路途遥远的走在旷野中,我都一模一样的经历过。</h3><h3><br></h3><h3></h3><h3>第二,那小镇人的纯朴,彼此的温暖,平房前昏黄的灯,几十年都不变化的日子,每年年夜饭的菜谱,粘豆包、酸菜炖猪肉、香肠、大酱,热腾腾的火锅,亲戚朋友聚在一起唠着家常,真的如同我的家乡,好熟悉,好想念!</h3><h3><br></h3> <h3>第三,正清的爸爸是和我爸爸一样温和厚重的东北男人,那么呵护儿子,那么努力地做小生意供儿子读书,那么希望儿子毕业了可以回到自己身边,却又要大气地表达希望儿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梦想。心里永远都牵挂着在远方的儿子是否健康、幸福,却又最不愿意自己老了,成为儿子的负担。我看着正清的爸爸演的真好,那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那份再怎样遥远也扯不断,也不会减损半分的父亲的牵挂,那份即便没有去过大城市见过大世面,却真的懂得什么叫真情,什么叫爱的通透,让我每看他一眼,就超级想我远在黑龙江,已经年近七十的爸爸。</h3><h3><br></h3><h3></h3><h3>第四,大学毕业,我的第一站也是选择去北京闯荡,可能那是大部分东北人的梦想。看着电影中那些熟悉的画面,让我想起,我也曾每次坐公交车经过天安门、德胜门的时候,心里就涌起一份对于这个有着古老历史的城市的爱。我也记得那时候,我刚刚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工资很低,租的房子也是很小很小,冬天没有暖气,夏天又很闷热。即便是我后来来到广东,我也是经历过很多和正清、小晓一样辗转租房子艰难的日子。</h3><h3><br></h3><h3></h3><h3>第五,没钱的时候,我们拥有的爱情很纯粹,可是为什么如同电影里讲的:“后来,我们好像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小晓说:”I Miss You,我错过了你。“ 正清说;”我最大的悲哀是我没有权利悲哀,我没有资格为你做任何事情。”</h3><h3><br></h3> <h3>周冬雨演的小晓,率性自然,真诚懂事。父亲早亡,妈妈改嫁去了国外。没有读过大学,早早进入社会的她,做过很多种职业,都是社会的底层。她曾经很想嫁个北京人,因为在2008年,对于一个普通的打工妹而言,房子已经是天价了。她想通过结婚,留在北京,并且有个安稳的家。她就是率性到在朋友面前,毫不掩饰自己交男朋友的动机,那种真实的急功近利,真实的不懈努力,哪怕要穿很高的增高鞋,戴假发,给男朋友的妈妈脱鞋,受尽了脸色,她都会去做,都会忍,可是她如同很多抱着这样期待的妹子一样,屡次被骗,被嫌弃,被伤害。</h3><h3><br></h3><h3></h3><h3>井柏然演的正清,血气方刚,很想成功、很爱面子,很想证明自己。大学毕业留在北京,先是和几个同学在电脑城开个档口,再到生意做不下去,在地下过道买盗版碟,再出去打工做电话客服,他都是郁郁不得志的。他很爱他的父亲,但他心里嫌弃这个无能的父亲,不富裕的家,包括一成不变的家乡。他刚刚挣了一点点的钱的时候,就要租车从北京开回家,再买上一车的烤鸭,花干了自己的年终奖还要负债,被同学看穿后拼命地喝闷酒。</h3> <h3>其实正清和小晓之所以分手,正清一直都是没有搞懂,而小晓心里是很清楚的。当正清事业有了很大的气色,邀请小晓跟他一起回家过年的时候,已经分手了一年的小晓是同意和他一起回去的。可是正清并没有正面的跟小晓谈恋爱之所以分手,而他渴望和好的事情,而是在提到自己在北京买的大房子时,他轻描淡写的说希望爸爸和小晓都搬进去。当他听到小晓说不会搬进去时,他有些失望、气急败坏,这时候,小晓讲出了心里话,她说:“如果当时你觉得我不能和你过苦日子,怎么现在会认为我可以和你过你想要的日子呢?”正清说:“小晓,我真的一直想成为你想要的样子。”小晓说:“可是,我已经不是以前的我了。”</h3><h3><br></h3><h3><br></h3><h3></h3><h3>这段话,好深刻。正清一直想成为别人希望的样子,他希望被认可,被同学认可,被同行认可,被社会认可,当然也包括被小晓认可,可是,当他给自己过大的期许和压力时,他的行动是逃避的。很长一个阶段,他活得很颓废,在那个不见天日半地下室的住处,他没日没夜的玩游戏,和网友聊天,无视小晓的存在。而当小晓离开的时候,他并没有理解到小晓不是因为不能过苦日子,而是真的感受不到爱了。他追到地铁站,眼睁睁看着小晓离开,而没有勇气把她带回家。</h3><h3><br></h3><h3></h3><h3>第二次,小晓给他机会,跟他一起回家过年的时候,他如果走心,就会真诚的检讨自己之前错了,并表达渴望小晓回到他身边,而不是理所当然的以为,自己事业成功了,买了房子了,小晓就一定会投怀送抱。他不懂得当小晓没有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她会选择一个给她一个屋檐的男人,而她真正爱上一个人的时候,能够感受到那份爱就比一个屋檐对她重要的多。</h3><h3><br></h3><h3></h3><h3>第三次,当他再次和小晓在飞机上见到,因为飞机停飞,需要去酒店留宿一晚的时候。他为了跟儿子视频,让小晓在房间里很尴尬的到处躲藏。他那么惧怕别人的目光,当酒店里有同事认出他时,他紧张地握着小晓的手僵硬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小晓是多么聪慧敏感的女人,她知道这个男人已经活在了角色责任里,她知道他从前就认为钱比爱重要,现在有妻有子,有事业,更加不会为了这爱的重逢,破釜沉舟。于是,她选择了跟正清正式的作别,帮助他对过去释然,放下。</h3><h3><br></h3> <h3>从这部的电影的所有情节看,正清都是深爱着小晓的,小晓也是非常爱正清的,好像他们之间,没有什么过不去的恩怨,没有真正的第三者出现,也没有真正穷到日子过不下去,可是为什么这样深爱的两个人,却无法回头的错过彼此呢?</h3><h3><br></h3><h3></h3><h3>我看第一遍电影的时候,就是觉得好遗憾,替他们惋惜,为他们的错过心痛。可是看到第二遍,我看懂了,这样的错过如同我们自己生命的发生的一切一样,都是看似偶然的必然。</h3><h3><br></h3> <h3>游戏里伊恩和凯利再次相逢,世界从黑白变成了彩色。看起来正清活得很高兴,虽然有妻子的唠叨声,但他还是亲手蒸起了粘豆包。小晓回到家乡,不知道是偶尔驻足,还是永远靠岸。</h3><h3><br></h3><h3></h3><h3>我真的越来越觉得中国电影总是追求一个看似圆满的结局,其实很无趣,也很假。小晓不知道有没有可能遇到那个可以为她“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男人,她很孤独,很无奈,但也活得很真实,很自我,好在她还有一个不可知的未来。正清过上了他曾经向往的生活,有房子、车子、妻子、儿子、票子,所谓五子登科,可是他永远错过他生命最爱的人。在我看,始终活给别人看的他,会越来越活不出自己,越来越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会失去更多对他的生命,对他的心而言最宝贵的一切。</h3><h3><br></h3><h3><br></h3><h3></h3><h3>片尾正清的爸爸写给小晓的信中,有一句话,很有意思。他说:“缘分这事,能不负对方就好,想不负此生很难。”这么文艺的话,真不像正清那个老实巴交, 开小餐馆的爸爸说的话,我猜想是作者透过他的口想传达的讯息。对于这句话,我有不同的观点,我认为:人活着,首先一定要不辜负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勇敢的去追。发现别人给的不是自己想要的,也要勇敢的放下,哪怕心里很舍不得,很疼。一个辜负了自己的生命,此生一定会辜负很多人。辜负自己的人,活在别人的目光中,忙忙碌碌过一生,到头来,得到的都是自己不想要的,失去的都是自己最宝贵的。可悲! 可叹!</h3><h3><br></h3><h3><br></h3><h3><br></h3>